從小就膽小害怕是焦慮么(焦慮癥其實就膽小)
有些孩子面對陌生人、不熟悉的人的時候會出現膽小不愛說話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的孩子在日常中的膽小行為也很多,比如怕黑,不敢自己睡等等,甚至許多男孩子已經上了初中還有這種現象,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沒有把這些當成事兒,以為是孩子性格使然,但可能事實的真相并非如此。
有一部分孩子,他們并非是膽小,而是情緒上出現了一定的困擾,對于孩子們來說,很多情景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壓力,而這些壓力,會造成他們的焦慮情緒逐漸增加,最終可能會形成兒童青少年期的焦慮癥,由于孩子們對于自己的情緒的覺察能力很有限,表達有限,同時,他們對自己不好的情緒通常是持一種逃避的態度,因此,家長們對于孩子的焦慮情緒很難辨別出來,而不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們克服焦慮情緒。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01-
慢性焦慮的表現
從焦慮癥的臨床表現來看,大致分成慢性的焦慮癥和急性的焦慮癥兩種類型,分別有不同的表現特點,但是,不論是遇到了慢性的焦慮還是急性的焦慮癥狀,對孩子們來說,他們的自信心也都是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害的結果。
典型案例:小明
小明,是一個五年級的孩子,他從小比較膽小,和小朋友們玩兒的時候也總是被他們嘲笑膽小鬼,最近半年多的時間里面,小明看起來更加膽小了,總是怕這怕那,不敢一個人呆在家里,晚上的時候也不敢自己呆在屋子里,總讓爸爸或者是媽媽陪著他,他才能夠寫作業,非常害怕黑。
在學校里,經常會有心慌的感受,為此,爸爸媽媽帶他去了好幾次醫院,也沒有發現心臟有什么問題,平時小明就是個愛出汗的孩子,但是最近出汗的現象更厲害了,媽媽給她開了一些中藥進行調理。
爸爸媽媽以為是在小明在學校里發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被同學欺負了,或者是被老師批評了。經過和老師的了解談話之后,爸爸媽媽才發現小明在學校里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很安靜,沒有和任何同學發生過什么矛盾。
小明的這種情況,就是比較典型的慢性焦慮癥的表現,它的主要的特點是經常莫名的緊張不安,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刺激性的事件發生,但總是感覺不安全,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不安全感很強,總覺得有什么危險,不好的事情要來臨。
此外有些表現,就比如像小明一樣,身體上總是感覺不舒服,比如心臟方面的問題,如心悸,胸悶氣短等,還有的人是胃腸方面的不適感,比如打嗝,便秘,經常腹瀉等等。
有時候有的孩子會表現出是肌肉系統很緊張,經常會感覺到很疲勞,表現得也非常拘謹,或者是手抖,渾身發抖,也會像小明一樣,有些植物神經紊亂的癥狀,也就是經常出汗,手心經常出汗等。
-02-
急性焦慮癥的表現
正確認識孩子們焦慮情緒的各種表現,盡早采取正確的方式,才能防止孩子們的焦慮情緒堆積,轉變成嚴重的焦慮癥。相較于慢性焦慮癥而言,急性焦慮癥的表現更加明顯。
典型案例:小剛
小剛還是一個中學生,學習成績中上等,但是他對自己的成績要求很高,成績稍微波動一下,掉下來一點,他就很緊張。父母也經常勸他,成績不重要,考成什么樣子都沒關系的,父母是對孩子的成績沒什么要求的,即使考了倒數第一都沒關系。
父母的勸慰并沒有讓他放松對自己成績的要求。直到最近有個期末考試,小剛在考第一科語文的時候,一拿到卷子突然感到大腦發懵,一片空白,感覺什么都不會了,寫名字的時候手也抽筋兒了,手指都縮到了一起,名字寫的歪歪扭扭的。
當時小剛特別著急,大汗淋漓,氣都喘不上來。于是在課桌上趴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但語文卷子還是沒有答完,之后的科目考的也不好。緊接著后來的幾次大考小考之前,小剛都變得非常緊張,緊張的有時候睡不著覺,怕再次出現上次考試的情況。
小剛在語文考試上的表現就是急性焦慮癥的發作,也叫驚恐發作,典型的表現是突然出現的強烈的緊張感,嚴重的時候還會有瀕死感,就是感覺自己像要死過去了一樣。
這種感覺非常可怕,有的人也會感覺自己馬上要瘋了,喘不上氣來。一般來講,這種極度的焦慮感會來得非常突然,但是持續的時間會相對比較短,從幾分鐘到20幾分鐘左右會逐漸消失,雖然是這樣,但發作過后,很多人仍然非常擔心會再次發作,為此而惴惴不安。
就像小剛一樣。考場上的驚恐發作,讓他的自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對考試本身也產生了一種恐懼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考試前的焦慮和考試當中的焦慮。
急性焦慮慢性焦慮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話,都對孩子很不好,面對平時壓力,如學業壓力,同伴壓力的時候,他們的自信心都相對下降的很厲害,因此,家長這個時候看到孩子這種情況,要盡量的去尋找專業的心理輔導,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幫助他們擺脫過度焦慮情緒的這種困擾。
-03-
家長該如何去做
對于家長來說,首先要多陪伴孩子,不要因為孩子的焦慮,或者是經常莫名的恐懼就指責他,說他膽小,或者是單純讓他膽子大一點。
家長在當時的情況下,要耐心的去陪伴孩子。并且和孩子可以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比如說玩一些有意思的玩具,這樣讓孩子不安的感受能夠稍微減少一些。
在學習上,不要打擊孩子的學習的積極性,要多在學習上多鼓勵孩子,就像小剛一樣,他一直擔心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但是當家長說到考得最差也沒關系的時候,孩子就開始擔心起來了,覺得自己真的很差,覺得自己真的會考的很差,于是,就更加緊張。
像小剛的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要多鼓勵小剛,在學業上會取得好成績的。比如,認可孩子想要取得好成績的想法要是非常積極的。他也是一個非常努力的孩子,要認可孩子的這種對待學習的積極的態度。
同時,家長也需要多和孩子探討學習方法,鼓勵他認真復習。往往有的時候考試焦慮的情況會發生在復習的不夠充分,或者是在復習過程中狀態不好。而導致對自己復習的結果不是有信心,考試的成績就會相對受影響。
因此,我們在孩子復習考試的過程當中,可以多認可一下孩子,多鼓勵他去積極應對,看看有哪些知識點已經會了,不會的再多在認真的復習一下,不要慌張。
如果能夠認真復習,掌握一些復習的正確的方法的話,考試成績會越來越好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一點一點地建立起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這種好的學習習慣,里面也有包括對自己學習知識的一種認可,往往焦慮的孩子在復習的過程當中,總擔心自己即使復習了也沒復習好,即使做了題,也擔心自己是做錯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逐漸地培養起孩子自信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