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不去學校了家長怎么引導(孩子厭學父母應該怎么做)
我想有99%的人心里曾經有過“不想學習的念頭”,因為學習很苦很累,有時候即使努力了都不一定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可是不學習就會被社會淘汰,這種矛盾的想法讓很多人忍受著學習的煎熬,換句話來說我們一直走在被“逼迫”的路上。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學習上的彎道也有很多孩子難免會打退堂鼓
我們先來算一筆賬,假如一個人可以活到80歲,那么幼兒園上3年,小學6年,初高中6年,再加上最后的大學4年。在正常情況下,人的一生會上19年學,也就是說一個人一生會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耗費在學習上。
由此看來,學習真的算是一個人一生的小事業。那對于一份事業來說,難免會有磕磕絆絆,難免會有打退堂鼓的時候,更何況是對于孩子來說,當他們考試沒有考好或者是挨了老師的批評,心理難免會不好受。
所以請不要著急,學習的彎路不想學習,是每個孩子的常態,也是每個孩子學習的最后一道防線,我想生活在應試教育制度下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過這個念頭。
在孩子還沒有放棄的最后一刻,請一定要拉他們一把
成人的世界里只有工作,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學習;成人有工作不順心的時候,孩子也有厭煩學習的時候;成人口中的不想工作相當于孩子嘴里的不想學習,但是成人不想工作可以有退路可走,而孩子不想學習卻是無路可走。
但是這里的路并不是說什么也做不了,只是他們在做的時候有可能會付出很大的代價,比如說吃更多的苦流更多的汗,所以我們不能總是用學習不行就去打工的思想來教育孩子,而是應該讓他們在該有的年齡段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所有的大道理其實孩子都懂,只不過最好的教材還是我們父母
在孩子不想學習時,很多父母都會選擇破口大罵數落孩子,要不就是心灰意冷,可是我們不能用自己的“不懂事”來解決孩子的“不懂事”這樣下去毀掉的反而是孩子自己。
很多家長對待孩子不想學習的態度總是很消極,認為這個想法一旦在孩子身上出現,便無法從他們的腦里剔除,即使給他們講再多的道理也無濟于事。
其實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父母自身,畢竟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是我們,自己吃苦受累他們是深有體會的,所以這時我們可以和他們“如果媽媽爸爸當時學習在刻苦一點,也許會有更好的工作,可以不用這么累,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你”。
我想孩子聽到這些話一定會深有感觸,之后我們可以給孩子講一講自己的經歷,漸漸幫助孩子打開心結。
思想的錯誤永遠比行動錯誤更可怕,所以在孩子的思想路過彎道拐彎時一定要記得幫助他們及時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