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幼兒園焦慮(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媽媽各種焦慮)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送二寶上幼兒園,在校門口看到有個小女孩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老師強行把孩子抱起來,她卻一直在掙扎。小姑娘突然一把拽住爸爸的脖領子,大喊道:“救救我,媽媽,快救救我!”
一旁送孩子的家長們啼笑皆非,爸爸使勁把女兒的小手掰開,目送著老師把孩子抱進去。我扭頭一看,小女孩的媽媽躲在車里,看著孩子進教室后,才從車上下來,一直在抹眼淚。
“我真是快受不了,要不別上幼兒園了,她每天都這么哭,我真擔心。”女孩媽媽哭著說。
“狠點心,哭兩天就好了,別人家的孩子不都是這么過來的。”女孩爸爸說道。
“我想在校門口等等,看她還哭不。”媽媽抽泣著說。
“快回家吧,我看需要調整狀態的是你,不是孩子。”女孩爸爸把媽媽拽上了車,走了。
寶寶入園,哭鬧抵抗是基本在幼兒園門口每天都會發生的“慘狀”。不少父母都能抱著“狠點心”的想法,扭頭離開。但是有一些家長卻比孩子哭得更厲害。
寶寶入園,真正焦慮的是媽媽
看到上文中女孩媽媽的焦慮狀態,我不由得想起來閨蜜送娃上幼兒園時的焦灼感。她甚至告訴我:“送孩子上幼兒園,一定要送兩天休一天,不然娃會生病的。”她的這個“真理”顯然有問題,到底是孩子會生病,還是媽媽會生病呢?
我們一般都是說寶寶入園焦慮,但是現在的全職媽媽越來越多,不少人也在提倡“晚上一年幼兒園對孩子好”的說法。因此寶媽和孩子需要朝夕相處將近四年的時光,等到了娃不得不上幼兒園的年齡。對于這部分媽媽來說,真正需要接受分離狀態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記得曾經就和閨蜜們一起聊過這個問題:“等到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其實真正焦慮的是家長。”不少父母對這個說法都深以為然,因為孩子的接受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好。
但是有時候,家長的焦慮會直接影響孩子入園的情緒。本來在逐漸熟悉幼兒園生活規律的孩子,會被家長的焦慮節奏打亂自己的成長節奏。
寶媽了解這五點,緩解自己的“入園焦慮”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而言,這幾年的全部生活都是圍繞著孩子。雖然嘴上說著:“我娃終于要上幼兒園了,我能解脫啦。”但到了上幼兒園的那一剎那,看著孩子離去的背影,媽媽總是會鼻頭一酸。
但這還只是個開始,從孩子踏入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媽媽們的焦慮會集中在這五點上。提前了解這些,才能緩解自己的“入園焦慮”。
第1、 入園后還有沒有哭鬧?
寶寶的入園哭鬧,通常是寶媽們有心理準備的一幕。即使自己悄悄抹眼淚,也能做到狠心扭頭離開。但是回到家中,還是不免擔心孩子在園中是否還是不停的哭,可以請老師拍照片傳到家長群,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孩子狀況,一方面也緩解了媽媽的焦慮。
Tips:即使有心理準備,如果遇到每天都會哭鬧的孩子,對于媽媽的心理來說,也是一種挑戰。一個不忍心,可能就把娃帶回家了。
第2、 有沒有好好吃飯、喝水?
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突然離開家去集體環境中。寶媽接下來就會擔心娃的一日三餐吃的怎么樣,有沒有吃飽?有沒有挑食?不夠吃是否知道要舉手加飯?我當初也是這樣的媽媽,坐立不安,從早到晚基本上就是在臆想、發呆,比自己去幼兒園還難受。一天下來,一口飯也吃不下。
Tips:不少寶媽都說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如果擔心娃吃不飽,建議寶媽在晚上8點之前,再給孩子吃一點東西。如果再晚了就不建議吃了,可能會積食。
第3、 中午能睡著嗎?
午休對于孩子來說,是比較大的挑戰。我記得表哥家的女兒上幼兒園時,老師說別人睡覺,她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等著大家起床。
Tips:可以給娃帶熟悉的小玩偶,在幼兒園陪他睡覺。一開始熟悉幼兒園生活時,先有個過渡,起到安撫作用。
第4、 和小朋友發生沖突沒?
孩子去幼兒園本來就是社會化的第一步,孩子多了,難免會發生一些肢體沖突或者無意碰撞。父母需要接受這種情況的發生,這也是讓寶寶學會,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的時候。
Tips: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讓寶寶自己去處理和解決。父母心態要好,最無趣的事情就是因為孩子的事情,父母們發生沖突。
第5、 有沒有因為不乖被老師訓斥?
幼兒園不是早教中心,會有更為規律的學習安排和生活作息。在全天的生活中,寶寶需要時間去接受老師偶爾的嚴厲和所闡述的規矩。如果違反規則,也會被教導。
Tips:父母如果發現這些情況,提前給孩子講清楚原因,別讓娃留下害怕老師的心理陰影。
以上這五點是在集體生活中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但媽媽們看不到就會感到很焦慮。其實大可不必。畢竟,想讓孩子真正成長,就得學會放手。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你和孩子都受益
對于孩子入園的事情,媽媽焦慮情緒若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孩子的上學狀態。就像閨蜜一樣,她擔心孩子接受不了幼兒園生活,覺得讓孩子“上兩天休一天”的方式是為了寶寶好。在這樣的上學指導理念之下,她娃完全不明白上學的概念是什么。如果起晚了或者感覺身體稍微不舒服,就馬上請假在家休息。
因此,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父母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對于寶寶而言無疑是有利的。
1、 媽媽提前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
這里特別指全職媽媽,孩子上學后,不少全職媽媽變的患得患失。生活沒有了目標和意義,就等著接娃放學。建議寶媽們在孩子入園前就做好自己之后的生活規劃,媽媽有一個好的生活狀態,寶寶也會更快適應新的生活。
2、 接受孩子的幼兒園的生活狀態
以上提到的五點寶寶入園后的狀態,寶媽坦然接受就好。還有就是遇到孩子生病時,有時候會懷疑是不是老師沒有照顧好。因為寶寶本身免疫力差,再加上哭鬧,不適應新環境,食欲差,焦躁上火等,都是孩子生病的原因。
3、 學會和孩子溝通
因為不知道孩子具體在學校發生了什么,接娃放學后,家長總是想要刨根問底。殊不知這是孩子最抵觸的交流方式,可能會讓孩子更加不喜歡幼兒園,滋生逆反情緒。可以和寶寶聊聊開心快樂的事情,而不是一直問一些負面不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