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孩子更聰明(你一定是個聰明的孩子你想出的好辦法是什么)
如何讓孩子學習有動力,不再是老師管著學,家長催著學,主動地積極地學習,成為優秀的好孩子,這就是要讓孩子擁有自驅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自驅型成長》這本書中學到的六招讓孩子擁有內驅力。內驅力是一個人內在動機的體現,是一種內在積極性。 如何讓孩子擁有內驅力呢?有以下六個小妙招: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首要的第一招,就是要他對所學所做的事情,發自內心的熱愛。 我認識一個朋友的女兒,她對畫畫很癡迷,從小坐在畫桌旁,有時候一呆就是一天。長大也如此,一直對畫畫仍然保持著高度地專注和熱愛,她的女兒學習很主動,根本不用我這位朋友操心,因為她女兒知道自己的目標所在。 我這位朋友的女兒現在正準備申請倫敦藝術學院的學位,用她女兒的話講,她是個很幸福的人,因為她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知道該怎么去得到。
第二招幫大腦設定出明確的目標。 目標就是一個方向,大腦有目標了,方向感就清晰了,就知道該從哪個地方入手。 比如,我們想要原本邋遢的孩子變得會收拾,干凈整潔。那么我們可以嘗試,在他將書桌收拾整潔時,給他拍張照片,讓他把這張照片,作為一個目標,并注意到鋼筆、鉛筆、紙跟家庭作業分別都放在哪里。這樣子,等他下次需要收拾時,他就可以對照圖片,讓桌面繁雜的東西各就各位就好了。
第三招,我們要學會注意大腦的信號。 當一個孩子能理解他腦子里正在發生的事情時,他就更能自控,并且往往能行為更得當,表現更優異。 比如你家孩子突然憤怒了或者是生氣了,在很多家長看來這些東西沒什么信號,就覺得“孩子怎么又生氣了”,但如果你懂大腦運行的規律,你就能給你的孩子講一些腦科學知識,讓他明白現在他的狀態是“杏仁核”在起作用,而大腦的“前額皮質”停下來了。 只要告訴他這件事情,他就會冷靜下來。所以讓孩子多了解大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讓他知道這里邊的原理是怎么發生的,他就會變得自控和理性。
第四招學會備選計劃思維。 擁有備選計劃的思維能力,能加強孩子“前額皮質”調節“杏仁核”的能力,其實這就是“前額皮質”的工作:制定計劃和目標,如果孩子的首選目標沒有達成,他還能清楚知道自己該做什么,這樣就更容易讓孩子保持冷靜和維系控制。 就比如,孩子特別想上這個中學,孩子也在努力上這個中學,那么作為家長,我要問問你,如果上不了這個中學咱們怎么辦?這個就是備選思維。幫助孩子增加各種思考的彈性,讓他自己能夠作出這個選擇和決定,在做之前就考慮好備選的可能性。
第五招練習重構問題,和自我批評說再見。 很多人覺得能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就是好事,但孩子過度關注自己的缺點,則會影響到他的正常生活,因為當我們的腦海中只有一種自責的情緒時,會陷入到“我真笨”“我簡直就是個白癡”的惡性循環中,孩子的情緒會越來越難以自控。 而這種思維重構的練習,就是不斷地鍛煉我們的大腦皮層,讓它有更多的選擇,讓我們明白,我們會有這樣的可能,也有那樣的可能。 我們老師在寫期末評語的時候運用語言重構、聚集正向的思維來看待不夠優秀的孩子,引發網友熱議。比如,老師把孩子“個性急躁”重構為“有爆發力”,把孩子“坐不住”重構為“有熱情”,把孩子個性“頑固”重構為“意志堅強”,把“話多”重構為“性格開朗”等等,一時間,如何重新建構語言,如何聚集正向思維,發現孩子亮點,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所以教會孩子學會重構問題,孩子就不會死盯著自己的不足,跟自己過不去,他會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評估,也會賦予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更好的學會自我控制。
第六招 ,就是要讓孩子們運動起來。 要讓孩子更多地玩耍,讓孩子更多地走出戶外,去玩,去跑。 科學研究表明,鍛煉對大腦很有益處,它被稱為大腦的“肥料”,不僅可以增加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還能保障人的心智穩定,讓人們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自我控制和保持心態平和。
第七招,勞逸結合,塑造一個有動力,并且精力充沛的大腦,從而讓它永葆活力,更好地激發內驅力。 我國中醫認為:動以養身,靜則養神,動靜結合,才能全面、科學地養護身體。身體如此,大腦也是如此。所以,有效地促進大腦休息,大腦才能永葆青春,動力十足。 那么,怎樣促進大腦休息呢?書中介紹了很多方法,比如做白日夢、冥想、正念、禪定、還有良好的睡眠,它們都可以有效地放松大腦,從而讓大腦勞逸結合,達到陰陽平衡,做到張馳有度。 舉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有一次,我寫文章,突然間就“卡殼”了,怎么也想不出來 。于是,我干脆就放下電腦,找我一個好朋友去聊天傾訴,通過這種方式放松心情,給大腦減負,結果說著說著,思路就來了,再轉回去寫,一氣呵成,文章瞬間就完成了。
七招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努力,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培養出獨立優秀的孩子。讓孩子有能力去經營一個成功與快樂并存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