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怎樣引導(抑郁癥孩子怎么正確引導)
如果孩子有了抑郁的表現,父母也不要太著急,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去幫孩子調節,但如果父母也拿不準,最好建議帶孩子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進行系統治療。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1.認知調節法
不論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抑郁狀態,都有非理性觀念在作怪。所謂認知調節,也就是誘導啟發孩子進行深刻的反思,排除心中的非理性觀念。比如,“學習失敗是我的無能,我的無能讓我沒有希望,沒有希望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就是非理性觀念。只要消除了這一非理性觀念,抑郁情緒很快就會跑掉了。
2.暗示調節法
積極的心理暗示會使人的灰色心境亮起來。比如可以用這樣的暗示語——我現在處在一個很安靜的地方,心情十分平靜舒適。我以前所有情緒抑郁,全是自己主觀臆想造成的。不要認為自己有一兩次失敗,就是無用的人,就是比人家差的人,就抬不起頭來。
挫折困難并不可怕,我有毅力戰勝困難和挫折。我開始學會凡事都要往積極方面想,我的心情不再壓抑和抑郁了,我的心情愉快起來了。
3.傾訴調節法
引導孩子學會表達,學會傾訴心聲,學會把心中的憂愁、煩惱、痛苦、悲哀等情緒,向親朋好友訴說出來,學會該哭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大雨過后有晴空,傾訴之后心中的抑郁情緒會一掃而光。
4.日記調節法
日記可以有兩種寫法:
一是主觀性的。有消極情緒時,在日記中自我傾訴,然后對消極觀念進行剖析,辨明其中的謬誤。這可以算認知調節法的一個具體方式。
二是客觀性的。不寫自己的內心感受,不提“我”字,盡可能地記錄外界的現實生活。這樣逐漸會看到生活中的陽光,心中也就會灑進陽光。
5.快樂調節法
情緒抑郁的人應該學會尋找快樂。父母應該引導孩子領悟生活中不是沒有快樂,需要的是我們會尋找快樂。
培養一種興趣愛好是一種快樂,看一次喜劇小品是一種快樂,踢一次球是一種快樂,唱一首歌是一種快樂,說一個笑話是一種快樂,參加一次聚會是一種快樂……
6.交友調節法
增進人際交往,搞好人際關系,是保持精神興奮、情緒開朗的一劑良藥。
人際交往有兩重意思,一是從別人那里收獲,也就是從別人那里獲得積極的心理能量,來化解自己的抑郁情緒;二是從為別人付出中獲得,也就是通過幫助和關心別人,獲得自我心理的滿足和快樂,讓抑郁情緒隨風飄散。
7.目標調節法
有些人之所以感到學習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為自我目標定得不切實際。目標難以實現,就感到自卑失望,就容易陷入抑郁狀態。所以,應該指導孩子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不要太高太嚴,讓自己有一顆平常心。目標調低了,就容易獲得成功,心里也就容易收獲成功帶來的滿足和歡樂。
家長朋友們要積極引導孩子做好自我調節,釋放負面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的抑郁情緒得不到宣泄,從而引發兒童抑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