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無法溝通,脾氣暴躁(小孩不好溝通,脾氣大,很敏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脾氣特別暴躁、說話難聽、不合群的人,聽他們說出的話,看他們做出的事,往往能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當然這種印象基本上都是以負面為主。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在社交活動中,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如果第一次和別人交往就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就容易讓人對其產生心理排斥,不愿意和其交往,時間長了便容易被人孤立。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家長馬上就會想到自己的孩子,千萬別成為這樣的人啊,否則,將來怎樣在社會上立足呢?如果你真要是這樣想,至少說明你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好父親或好母親。
那該如何培養一個氣質形象很優雅的孩子呢?今天我們就從情商發展和表達能力上著眼,讓家長朋友學會用合理的方式來教育和培養孩子。

一、家長必須要清楚,為什么情商差的孩子會脾氣暴躁,說話難聽,不合群?
1、父母兩人只要有一個人脾氣暴躁,情緒管理能力差,就容易讓孩子受到影響。
孩子出生后,原生家庭便開啟了他們的情商發展之旅,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我們都知道孩子從幼兒期開始,便有一種模仿的本能,于是便很自然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好的言行被孩子模仿當然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如果是壞的,那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就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就拿孩子的性格與脾氣來說,只要父母其中有一個人比較差,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孩子就會像極了這個人。
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性格與脾氣對孩子影響如此之大,等到孩子成長出現很多問題時,想再去改變就很難了,甚至有可能一生都無法改變。
2、孩子情商高低,取決于父母修養和素質,還有后天孩子的自省和糾偏能力。
如果我們去觀察那些脾氣暴躁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普遍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父母的修養一般都比較差,盡管有些人可能有較高的學歷,但這并沒有提高他們的自身修養,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修養有兩種修煉途徑,一種是源于家庭教育,主要靠父母或家中長輩教孩子學會做人做事;另一種源于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影響,主要靠個體自我觀察與領悟吸納。對于前者來說,需要父母有良好的修養,并且重視對孩子進行情商培養。
而對于后者來說,則靠個人自省發現,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通過不斷觀察周圍的人,去發現哪種性格脾氣人容易被人喜愛與接納,哪種人的情緒管理差,說話難聽易被人排斥,而后做對比發展自身不足,而后改之。如果缺少了發現的目光,這個人則會始終活在自我世界里不會做絲毫改變。
3、早期家庭教育缺失,溺愛與縱容會讓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極易養成偏執型人格。
一個孩子的情商發展基礎奠定,基本上靠早期家庭教育來完成,在很多家庭里恰恰不重視,結果就導致孩子錯失了情商培養的最佳時機。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性格與脾氣有一個不斷成型的過程,一般來說到了青春期前后,就初步定型了,到了成年之后就很穩定了。
對于不重視家庭教育,且又容易溺愛與縱容孩子的家庭來說,對于孩子情商的發展極為不利,越是溺愛與縱容孩子,越容易讓孩子特別自我,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但是孩子畢竟還要過群體生活,如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甚至畢業后走上社會參加工作,一個特別自我的人,又如何融入集體或團隊呢?
事實證明,情商低的人抗挫折能力會非常差,極易產生心理問題,久而久之還會養成偏執型人格。一旦養成這種人格,對社交、婚戀、教育子女將產生很多隱患。
4、不教孩子學會遵規守矩,孩子經常破壞秩序與規則,極容易被伙伴群體排斥。
對于情商低的孩子來說,很容易從他們身上發現問題,僅拿遵規守矩來講,在家里父母看護會非常頭痛,在學校里會讓老師很頭痛,這類孩子最不愿意遵守紀律和家規,不管在哪里都會把秩序搞的一團糟。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那些不教孩子守規矩的父母或家中長輩了,他們總認為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就自然懂事了。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在很多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例中就給出了答案,還沒有等到成年時,這些孩子就已經成為家庭教育缺失的犧牲品。
再說那些經常破壞秩序與規則的孩子,他們在玩伴與同學之中,也很難自然融入,因為其行為具有破壞性和攻擊性,極容易被伙伴群體排斥,時間久了便被孤立起來,而這對其人格的完善更加不利。
二、情商發展源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培養,父母是孩子情商發展的最好模板。
通過上面的分析,家長們會發現孩子情商發展主要靠家庭教育來作為助推力,當我們清楚父母就是孩子情商發展最好的模板時,你就會格外重視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現了。具體該做呢?我想至少要做到這幾點:
1、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家外,都要格外重視禮貌習慣養成。父母講禮貌,也教孩子禮貌用語,父母做在前,孩子就會模仿在后,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成為一個非常有禮貌的好孩子。
2、不隨意對孩子發泄不良情緒,盡可能做一個溫和型的父母。在很多家教好的家庭里,父母往往都是性格比較溫和,遇事能夠講理,尊重孩子,合理教育和引導孩子。
3、必須要有家規,讓孩子從小學會遵守規則,建立內心秩序感。對于家規來講,絕不是單純給孩子制定的,而是全家人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只要大人做到,孩子自然也能做到。
4、做一個有責任感知感恩的好父母,用行為去深刻影響孩子。情商高的孩子往往有很強的責任感,因為他們非常清楚自己行為可能會帶給最愛的人的影響,所以會行為謹慎。
三、教孩子學會了解自己的情緒感知,引導其學會合理表達情緒。
情商也叫情緒智商,請注意這里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情緒”,另一個是“智商”,一個人感知自我情緒的能力,和掌控情緒的能力大小,往往是情商高低的決定因素。
如何教孩子學會情緒感知呢?其實本身并不復雜,主要做到這兩點,一是父母必須要良好的情緒感知能力,你才能敏銳地觀察孩子,及時抓住機會教孩子去感知自己的情緒;二是要會教,教孩子感知自己的情緒,需要進行專門的教學,家長必須要做充足的準備。
關于掌握情緒的能力,也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平時情緒較好時,家長可與孩子溝通交流,探討為什么你今天情緒較好,像是怎樣做到的,幫助孩子回顧具體做法,不斷鞏固強化孩子積極情緒的認知。另一種是孩子在情緒不好時,家長及時安慰和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進行事后教育可以讓孩子通過回顧經歷不愉快的事,或遇到的挫折,或做錯的事等,孩子進行深入分析,尋求解決的辦法。
當孩子在情緒感知方面有了系統的培養后,慢慢會在情緒掌控方面有質的提升,遇事時會先思考,而后才是行動,從而避免孩子因盲目沖動而做出錯誤的行為來。說到這里,家長會自然地發現家庭教育是不是非常重要?
四、想讓孩子突破口語表達能力,良好的親子溝通互動是關鍵。
如果說情緒是一種內在的自我感覺,而行為表現則是外在的自我展示,如何讓孩子氣質優雅落落大方呢?重點自然就落在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上面,直白點說就是口才訓練。
在很多家庭里,家長常忽略耐心傾聽孩子說的心里話,往往認為孩子說的都是廢話,都是沒有道理的話,當你長期忽視孩子的心理訴求表達時,自然就容易讓孩子在家里沒話說。當你想和孩子一本正經地溝通交流時,人家還不愿意搭理你呢。
如果想讓孩子有出色的口語表達能力,建議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掌握這幾個要訣:一是善于傾聽,從孩子的話中去判斷孩子的心理動機和思維活動;二是要合理問,在孩子說的過程中,你適合提問,可以拓寬孩子思維表達的渠道,讓孩子把話題表述得更寬泛;三是要教孩子合理表達,這里就關系到邏輯思維這一核心,當孩子在說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有要點地逐一講述,也可以讓孩子按時間和地點有序講明。
當家長特別重視孩子口語表達能力時,你會發現孩子對你的信任與日俱增,這又是為什么呢?其實是一種心理依賴在起作用,當孩子把你當成知心人時,自然會有很多心里話愿意和你說,如此說來,良好的親子關系必不可少。
結束語:孩子情商高,表達能力強,這是優秀的潛(在氣)質,如何培養孩子高情商的孩子,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有心的家長會做深刻的自我反思。如果你想讓孩子一生都因高情商而受益,成為優秀的人,那就從現在開始重視家庭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