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是什么(和孩子溝通很重要)
和孩子溝通,什么方式最重要?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師舍君的看法是:商量與妥協為主。青春期是一個過程,是孩子慢慢成長為一個獨立且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成年人的過程。我們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應該更多以商量為主去解決問題。
商量的技巧則包括:在溝通過程中好好說話,積極傾聽。
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1、當你和孩子在一個問題上爭執時,你需要用冷靜的、溫暖的,也是堅定的語氣和孩子說:我們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2、我們積極地傾聽孩子的觀點,不要隨意打斷他,孩子說完以后你可以總結一下孩子說的話。比如,你是說你想把頭發染成綠色,你也知道染頭發會對你的頭發不好,會有人覺得這個顏色很奇怪,但你還是想染成綠色,是這樣嗎?
3、表達你的觀點,同時你可以請孩子再說一下他的觀點。比如,你想和朋友出去旅游,我想知道你去哪里,安全不安全,我也想知道誰和你一起去。
4、當你們在交流的時候,感覺有點生氣,要控制不住自己脾氣時,你可以暫停你們的談話。比如,我們都需要冷靜一下,晚飯以后再繼續聊吧。
你們協商的目的是:你尊重了孩子同時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線,最終有一個彼此都接受的決定。接下來,家長要學會告訴自己以下幾點:
1、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要清楚什么是你不能妥協的,而你不能妥協的理由應該基于你對孩子性格及對他成熟程度的了解。這也和過去孩子的表現和行為有關。比如你們的對話是:你可以晚上和朋友去看電影,但我不想你自己坐車回家,你能告訴我電影幾點結束,我到電影院門口接你。
2、一個問題,尋求多種解決方案。比如:我不想你把頭發染成綠色,你能不能染成其他的顏色,或者你只把一小部分染成綠色,或者你有沒有什么其他關于染頭發的想法。
3、向孩子展示出你愿意妥協的意愿,但是你希望妥協的結果是你們都最后能夠接受的決定。比如,我知道你很想使用這些社交媒體和朋友聯系,但是我擔心你的家庭作業完成不了,也擔心你的睡眠。你覺得在保證你有充足的睡眠,以及完成學習的情況下,你每天花多少時間看這些社交媒體合適?
4、要堅定你不能妥協的東西。比如:是的,別人的父母怎么對他的孩子我不管,但是晚上電影結束以后,我需要來接你回家。
一些家長在孩子青春期會和孩子產生沖突。解決與青春期孩子的沖突。我們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心理上準備好解決沖突的態度
1、你可以試著回想一下你年輕時的感受和經歷。你可能也會和你孩子一樣,和自己的父母有爭執,你可能也會和你的孩子一樣,有同樣的想法和固執,這可以幫助你找到你和孩子的共鳴點,一個鏈接的地方。
2、青少年還處在大腦發育期間,是一個介于成熟與不成熟的狀態,這意味著你的孩子可能看不到很多情況發生的風險和后果,但是他們又很想彰顯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那我們自己也需要意識到,因為這樣的生理和心理情況,你的孩子可能也無法從你的角度看待事物。所以你更需要理解孩子。
3、盡量對一些小的爭執保持靈活的態度。比如,我不喜歡孩子穿破洞牛仔褲,但是他很喜歡,我可以妥協,因為這是我的個人偏好,其實他穿什么褲子真的無所謂。我覺得和青春期的孩子,不用大事小事都去爭執和計較,對于小事,或者沒有觸碰原則的事,保留一個靈活的態度,這樣他愿意傾聽你的想法,愿意和你去討論大的問題和爭執。
4、放松自己,不要指望自己是完美的——你也是人。有時候我們對于自己青春期孩子的表現,會反應過度或失去自制力,那我們也是可以對孩子說對不起。
5、和孩子溝通前,準備好你要說的話,想想你想用的詞語,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所以我們在和她溝通時注意自己的用語。
6、盡量確保不是每次與你的孩子的談話都是關于你們意見不合的的問題。如果可以的話,花些時間享受彼此的陪伴。
第二、做好和與青春期孩子處理爭執的心理準備
1、保持冷靜,和孩子進行眼神交流、傾聽,尊重孩子。
2、讓孩子有發言權,樂于傾聽他們的觀點。
3、向孩子袒露你的感受。這可以幫助你的孩子理解你為什么不希望他做或不做某事。例如,“我想知道你去哪里,因為當我不知道你在哪里時,我擔心你的安全”。
4、如果你不得不說“不”,試著以平靜、理解和尊重的方式去做。例如,“我知道你想要紋身,但是你13歲,還有很多時間去思考它,所以現在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不同意你紋身。”
第三、解決與孩子爭執和沖突以后的問題
在經過協商之后,父母還是給出否定的答案,孩子難免會失望。但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冷靜下來,表達你對他失望情緒的理解,或給他空間,讓他去發泄情緒。其實很多時候,父母不同意孩子的想法,看起來是父母贏了,但和孩子有了爭執以后,父母的心情也很不好。那你也需要照顧好,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你可以信任的人交流,緩解自己的壓力。
有沖突很正常,父母要以平等的角度溝通,才能讓孩子得到成長,讓你們的關系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