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孩子的溝通技巧是這樣激發出來的)
中國教育講究孩子要聽話,美國教育講究孩子要善于溝通。來看看,美國父母有哪些招兒,怎么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吧。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如果你以為,說話就是溝通,說話誰不會啊,那你就錯了。美國教育非常重視孩子溝通能力的培養,并且認為這種能力是訓練孩子成為未來領導者很重要的一環。好的領導者,一定是善于與人溝通的高手。

和孩子保持平等的溝通姿態
什么是溝通能力呢?溝通就是說話,雖然聽上去簡單,但是真正做好就沒有那么容易了。想要孩子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那么首先,就需要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交流時以身作則。
我們都知道,孩子具有超強的模仿能力,所以他們最早的溝通技巧,都來自于父母的示范。
美國父母在教育上會特別注重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對話和溝通的姿態。
什么叫平等的溝通呢?就是始終把孩子放在一個和父母平等的位置,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思考和對話。
比方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開始“蹲”下來和他們對話。讓自己的目光和孩子保持平視,眼睛看著對方。一開始孩子和父母說話的時候,眼神總是東張西望。這時候你要告訴他,和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睛看著對方,是對別人的尊重。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與人溝通時,會讓對方感到舒適,長大后也會更容易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溝通有表達也有傾聽
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不僅有表達,也有傾聽。
美國幼兒園在孩子剛入園的時候,就非常強調孩子要做一個好的聽眾。
在課堂上,老師會用明確的方法來教孩子如何做一個好的聽眾,具體有3個步驟:
1.眼睛看著說話的人
2.認真思考所聽到的內容
3.給對方回應
在家中,很多美國父母也會非常耐心地聽聽孩子對一件事的觀察、理解,或者一個故事的講述,甚至是對自己做錯事兒之后的辯解。而不是在氣頭上,總是先粗暴地讓孩子閉嘴,父母自己卻數落個沒完。
團隊合作幫孩子提高溝通能力
美國教育非常強調團隊的合作。從幼兒園到大學,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要在集體中完成一個又一個的活動和項目。
小到集體做一個小手工、進行一個比賽,大到研發一種新產品。在任何一個小組活動中,每個孩子的角色是不同的,有領導者、有跟隨者、有組織者。而每個孩子的才能也是不一樣的,在這個項目里的跟隨者,可能就是另一個項目的領導者。
在這樣的團隊合作中,孩子的溝通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每個孩子都必須表達自己的意見,做好溝通,才能完成任務。深入骨髓的團隊意識,會讓孩子知道,任何人的出彩都離不開團隊的合作。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未來的人生足跡也各異。但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去傾聽,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成為一個好的合作者,對于孩子們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