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生完不成作業怎么辦(對于不完成作業的學生怎么辦)
學生不完成作業不能只簡單地認為,這是因為學生“不重視學習”、“厭學”、“貪玩”、“怕苦”等等。事實上,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情況相當復雜,有多種原因,因此也就應該有多種解決方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癥下藥。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1)激發寫作業快的動機。動機很簡單,寫完了就可以玩,但這樣的動機非常強烈,因為每個孩于都知道玩的誘惑有多大。具體方法是,與孩子約定:只要保質保量地做好作業,其余時間就可以自由安排,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一旦約定,雙方都一定要共同遵守。
(2)解除掉額外的作業負擔。一些同學寫不快尾作業,完全是故意的,因為一些家長出于種種原因,如果孩子做完了學校的作業,就會給孩子安排課外作業。具有這種心理的孩子顯然是處于一種逃避心理,但家長也必須改變作業做得越多,成績就越好的觀念。即使某一門課的確需要一定的強化,也要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進行。
(3)協調好寫作業與玩耍之間的關系。玩耍是學生的天性。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對一些事物或活動感興趣。所以,要將解決作業寫不快的問題,就一定要協調好寫作業與玩耍之間的關系,否則,學生就會千方百計地偷偷玩耍。而這種狀態顯然是破壞性的。
(4)限定時間做事情。給學生規定一個時間,看看在規定時間內能做多少事情,讓學生體驗時間的緊迫性。同時,采用“時間限制法”加強對學習或玩耍的時間管理,也就是把學習或玩耍的時間預定之后,再進行學習或玩耍。與其勉強讓學生長時間學習,導致學生厭學情緒加重,還不如讓他們在短時間內集中精力學習,然后放松玩耍,這樣學生對于學習的抵觸情緒和學習效果也會有所改善。
(5)把寫作業的時間放在學生最喜歡的電視節開始之前。電視節目和電子游戲不同,不能由自己控制時間,所以可以給學生一種緊迫感。這樣一來,不用家長督促,學生也會在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開始之前把作業做好。同時,結合鬧鐘來提示學習結束的時間。但要注意的是,鬧鐘設定的時間比正式學習結束的時間要提前20分鐘,以此既增強時間的緊迫感,促進按時完成作業;又符合“結尾效應”,確保作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