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 秦惠文王(秦惠王與秦惠文王)
秦國在經歷了秦孝公與商鞅轟轟烈烈的改革后,走向了變強的道路。然而秦孝公去世后,橫鎖在老世族頭上的天塹轟然倒塌。面對老世族的步步緊逼,秦國改革是否會前功盡棄?就在這個秦國危難的時刻,一代“虎狼之君”——秦惠文王嬴駟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yǎng)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jié)的直播課里,系統(tǒng)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并不幸福的少年時期
嬴駟的少年時期甚至可以用悲慘來形容了。嬴駟在當太子的時候,秦國正值轟轟烈烈的改革,然而作為太子的他確兩次觸犯了法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一次太子犯法商鞅割去了太子傅也就是秦孝公哥哥的鼻子。第二次犯法嬴駟被發(fā)配流放。在流放期間嬴駟一方面在心里種下了對商鞅仇恨的種子,另一方面是秦惠文王切身的感受到了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的變化。
車裂商鞅
秦孝公去世后,嬴駟即位,老世族勢力的重新反撲,嬴駟很快的給出了他的回應。一方面車裂商鞅平息老世族的怨氣,另一方面堅定的執(zhí)行商鞅變法留下的新法。作為被流放民間的太子,嬴駟是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變法給秦國帶來的積極變化,他知道新法的好處,但是不論是因為自己的私恨還是老世族的憤怒,商鞅必須一死。除商鞅,保新法,是這位野心勃勃的帝王給出的第一份答卷。

車裂商鞅
秦國的第一位王
隨著秦國一步步的崛起,秦國持續(xù)對魏國這個中原霸主發(fā)起挑戰(zhàn),魏國朝野上下也是昏招百出,面對秦國也漸漸失去了抵抗之力,河西之地盡歸秦國。魏國這位戰(zhàn)國初期的霸主也就此沉淪了下去。公元前325年,嬴駟效仿山東諸國,開始稱王,史稱秦惠文王。這也是秦國的第一位王,也是向天下告知秦國爭霸中原的野心。
東南西北齊開花
公元前318年公孫衍帶領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秦惠文王派張儀四處游說,打破了五國之間的信任,因此秦軍在函谷關前大敗五國聯(lián)軍,秦國的東出之路就此打開。
函谷關
公元前316年,巴國與蜀國打的不可開交,巴國向秦國求救。秦惠文王派司馬錯統(tǒng)軍秦軍,假借幫助巴國一舉深入巴蜀內部滅掉了巴蜀,不僅擴大了秦國的版圖,更是發(fā)展了巴蜀這個豐饒的后備糧倉,為秦國的爭霸戰(zhàn)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司馬錯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出使楚國,并且以六百里秦國國土許諾,破壞齊楚兩大國聯(lián)盟。楚國聽信了張儀的話斷絕了與齊國的聯(lián)盟。但是一轉眼秦國許諾給楚國的六百里地變成了六里地,楚懷王得知自己受騙后大怒,發(fā)兵攻秦,但是兵敗丹陽,秦國就此攻占了楚國的漢中。
張儀
公元前315年,秦軍出兵滅頻頻從背后偷襲秦國的義渠國,取得了北邊大片的牧場,也除掉了秦國頭上的一顆定時炸彈。
英雄落幕
秦惠文王在于皇后魏紓大婚當日被魏紓刺殺,一直成了他的心頭病,宣太后羋八子深得秦惠文王寵愛卻又與皇后魏紓不和,嬴華的戰(zhàn)死更是讓原本秦惠文王脆弱的神經雪上加霜。這也讓一代“虎狼之君”在晚年有些瘋瘋癲癲。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享年四十六。
秦惠文王在位二十多年南征北戰(zhàn),東出函谷,南下商於之,西掃巴蜀,北滅義渠。他的慧眼識才,他的大膽東出,將一個偏安一隅的國家?guī)ьI成一代霸主。在他在位的這個重要時期,幾乎將起承轉合的作用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不僅守住了變法的成果,也讓秦國開啟了爭霸的道路。但是晚年的落寞卻又將他從神壇變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