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自己該怎么辦(怎么從迷茫中找回自己)
迷茫,是不是感覺跟我們沒有任何關系。如今,卻發現自己已經深陷其中。人為什么會迷茫?人在迷茫時會有什么樣的表現?按照不同的人、不同的境況分析如下:
一、需要角色轉換時,懷疑自己的能力。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以前,我們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突然要中斷時,往前看找不準方向,往后看已經沒有了退路。我們曾經很充實的生活工作環境馬上就要被迫中斷時,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在一個陌生的大環境里去打拼,甚至已經失去了在大環境里打拼的資本,自己的命運完全由不著自己去掌控;一家老小等著你去供養、照顧。
更糟糕的是發現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要做什么,也失去了積極進取的動力,連最初自己的選擇也不知道是不是存在問題,更不知道自己現在最熱衷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最想要從事什么崗位。
現在自己的思想、情緒只剩下了對自己的不滿、對現狀的無能為力。
二、對前途的未知,只存在于臆想里,沒有能力為自己籌劃。
在面對棘手的事情時,總把幻想寄托于別人的身上,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誤認為是順其自然。自身也沒有足夠的基石為前提,幸運的話爬到高處,可最后也只會摔得更慘;不幸的話,往往弄得自己灰頭土臉,更加的迷失自我。
三、年齡成了再次進入社會的一道坎。
現在市場招聘年齡卡得都很嚴,男子45歲基本上已經成了了上限,在這個年齡的人們,往往是家里的頂梁柱,不敢過多的宣泄自己的情緒,甚至已經失去了再次挑戰自我的勇氣,因為這個年齡的人輸不起。
有時剛剛鼓起勇氣,去搏一搏,卻因為從沒有付諸切實的行動準備不得不以失敗告終,最后還要殘酷地對自己下定義:怨自己能力不足。更嚴重的是,心中產生了很大的陰影,對以后的事情畏首畏尾,失敗次多越多,越能理解什么是成事不易,熱情基本上也就淡了。
年齡會讓我們明白,我們一定要去正視自己腳下的路。從小我們就明白,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獲,可是成年后的我們也見慣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四、抗壓能力不夠。
一個人的抗壓能力和生長的環境息息相關,自信樂觀的人抗壓能力就好,還有的人過于在乎他人的看法而忽視自己真正的價值,在高壓的情況下就很容易沒有信心。時間一長,沒有了動力,就更看不清自己的方向。
很多人覺得迷茫的時候最應該放空自我,什么都不做,讓自己理清思路。其實,迷茫的時候不應該這樣,還是應該以下一些事:
1、維持自己基本的生活。
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就是現在處于迷茫之中,那也得繼續生活下去啊,即使再難受,也要保證自己有堅持下去的能力和信心。
2、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在你什么都不想做,也不知道該做什么的時候,還有一件事情是你念念不忘的,那一定要牢牢抓住這根救命稻草,重新燃燒自己,為這件事情不遺余力的去奮斗、努力,還要堅信付出總會有收獲的道理。
3、努力學習,繼續提升自己。
迷茫,很多時候不是不知道想干什么,而是知道卻做不到。所以,要多讀書,多學習技能。學習能為我們打開一片新的天地,提高自己的眼界。一旦站在更高的地方,視野就更開闊,曾經值得迷茫和糾結的事情,就豁然開朗了,變得不再值得自己迷茫了。
4、將事情看成一個過程而不是人生的結果。
一段令人不愉快的時光,很容易讓人覺得自己的整個人生都沒有好的結果了,其實,跳出這個時間軸,就會發現,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并不是結果。
其實,迷茫的時候,還可以跟眼界更廣博的同事、朋友聊聊天,他們也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