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孩子有效的溝通(6個技巧讓你與孩子溝通更順暢)
有句話說得很對:父母好好說話,孩子才會聽話!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wù)經(jīng)驗總結(jié):家庭教育應(yīng)實現(xiàn)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yè),家長你認可嗎?
不知不覺中兒子過完這個學期馬上就升四年級了,最近發(fā)現(xiàn)我跟他講話,很多時候他都不大愛聽了,多話一句就會覺得你煩。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呢?
孩子不聽話,不讓自己滿意,甚至和自己對著干,自己不能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親子教育會遇到很大的麻煩。碰上這種情況,很多人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其實孩子每次和我們對著干,就是孩子對我們所謂的規(guī)矩或要求有抵觸情緒。
家長給孩子定規(guī)矩要簡單明確,并保證孩子聽得懂,讓孩子從心里認可,孩子才會樂意遵從。規(guī)矩還要適合孩子的能力,確保孩子能做得到。否則定好的規(guī)矩就是無效的。
最近通過和兒子的溝通,我們的相處是越來越融洽。用兒子的話說就是:他管住手,我管住嘴。
原來兒子寫作業(yè)時經(jīng)常喜歡玩文具或走動,而我總是對他嘮叨說教,平時母慈子孝一到寫作業(yè)就雞飛狗跳,那影像簡直就是第一戰(zhàn)場。
現(xiàn)在我們好多,他寫作業(yè)我在旁邊看書或?qū)懳恼?,我倆互不干擾。在他開始有小動作的時候,我會給一點點提示,他就知道了,感覺這樣子也挺好的。
孩子漸漸長大,再也不是小BB的時候,你讓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他開始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了,他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思想,有了想要去做的事,而不是總被“安排”。
所以:孩子也需要“被肯定、被需要、被尊重、被認可”
小小的他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次之。所以他通常會通過父母對他的贊賞和肯定來確定自己的價值。
你知道該怎么和孩子說話,孩子才會聽嗎?
首先教育孩子不能嘮叨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人的關(guān)心,但家長不能事無巨細為孩子代勞,要適當放手,學會“抓大放小”培養(yǎng)孩子的核心能力。
凡事只說一遍,讓孩子自己復述一次,讓孩子清楚明白就可以了。
孩子犯錯時,要就事論事,不要抓住不放和翻舊賬。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因為孩子就是在犯錯誤中成長起來的, 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在孩子犯錯時加以引導,讓他不會再犯同樣的錯就好了。
其次要創(chuàng)造條件多和孩子溝通
無論家長有多忙,都不要忘了和孩子溝通交流。
那我們要怎樣保證與自己的孩子暢通無阻的交流呢,這是每個家庭和家長都非常關(guān)心的事情。
1、尊重和信任孩子是與孩子溝通的前提
愛孩子,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孩子。在新的時代,孩子獲得知識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現(xiàn)代對父母的要求更高了,家長必須擺正思想,不能唯我獨尊,更不能要求孩子對你的要求唯命是從。
2、以身作則,善于傾聽和發(fā)現(xiàn),是與孩子溝通和基礎(chǔ)和橋梁。
家長孝敬老人,孩子才會孝敬你,自己面對困難和挫折充滿自信,孩子才可能面對挫折不放棄,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人都有傾訴的需求,孩子也需要父母能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講話,只有當你認真去傾聽孩子的講話,孩子才會愿意說給你聽。
3、學會欣賞、鼓勵,是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肯定,沒有人愿意生活在一個充滿否定的世界里。
4、尋找共同的語言,是與孩子溝通的催化劑。
家長平時多和孩子一起參加各類活動,一起去書店看書、一起參加體育鍛煉,一起看電影和紀錄片等 ,有助于找到共同的話題,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樣不怕沒有共同語言。
最后是平等地與孩子談話。
家長要做孩子最佳的交流伙伴,語言是連接家長和孩子情感的紐帶和橋梁。
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從幼年就開始了,從小就在良好的家庭語言交流環(huán)境長大的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會很好。
?
在與孩子溝通交流時,你不妨回想下,有沒有做到以幾點:
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和孩子說話
不管忙或不忙,堅持每天和孩子交流
注意和孩子說話的語言表達,多用鼓勵和肯定的語言
給孩子和自己平等爭論的權(quán)利
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孩子,要看到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
當家長以溫和平等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允許孩子犯錯,經(jīng)常鼓勵和肯定孩子,你說的話,孩子一定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