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讀書孩子也愛讀書(父母愛讀書給予孩子的影響)
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閱讀,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結果發現效果甚微,,甚至將閱讀視作一種負擔。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究其原因,是父母們在培養孩子閱讀方面,陷入了一些誤區。
- 引導孩子閱讀時語言大于行動
一些父母認為,給孩子買書并且不厭其煩地對孩子提出閱讀要求,就能幫他們養成閱讀的習慣。
這種想法顯然是不科學的。雖然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習慣,但小孩子天性愛玩,且專注力有限,單純依靠他們的自制力很難養成閱讀習慣。
- 給孩子選書時以自身喜好為主
在孩子閱讀初期,經驗匱乏的父母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特征,而是以個人喜好作為評估標準為孩子選書。
比如,父母喜歡知識普及類的書,覺得情節簡單的繪本很無趣,于是給孩子買大量知識內容多,但缺少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書。或者,父母傾向于講起來容易的書,而不是選擇孩子喜歡聽的書。
這些做法都會打擊孩子閱讀的積極性,也會讓閱讀效率大幅降低。
- 陪孩子讀書時過于功利心
比如,我們在陪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提問,如果孩子答不上來或者回答錯誤,家長就會說“一看你就沒有好好聽”或者“你怎么這么笨”等等。
這種過于看重閱讀效果和急于求成的做法,會讓孩子在閱讀中體驗到挫敗感,從而心生厭煩,抵觸讀書。
說了誤區,我們再來說說怎樣才能讓孩子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 趁早培養閱讀習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統計數據表明,以色列每年人均讀書的比例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完全仰賴于猶太民族對孩子閱讀能力的重視和培養。
他們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讀《圣經》給孩子聽。而且每讀一段,就給孩子喂一點蜂蜜。等孩子長大一些,他們又會將蜂蜜滴在圣經上讓孩子去舔食,以此告訴孩子,書籍和蜂蜜一樣甜。
此外,孩子的大腦在0到3歲是發育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對他們的大腦進行閱讀刺激,更容易幫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早期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方法主要有四個:
第一、父母多給孩子讀書。
第二、父母多看書,給孩子做榜樣。
第三、培養閱讀習慣。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和孩子讀書,盡量不要間斷。比如,每天睡覺前讀書10分鐘等。
第四、讓家里的書籍隨處可見、隨手可取,為孩子閱讀創造的便利條件。
- 科學選擇閱讀書目
一本適合孩子的好書,是打開孩子閱讀之門的鑰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為孩子選書。
第一、結合孩子的年齡、喜好選書
比如,學前階段的孩子,適合閱讀文字內容少、圖片色彩鮮艷,且容易理解的書。
對于有一定閱讀基礎,到了識字敏感期的孩子,就要選擇文字內容稍多、圖片較少的橋梁書。
第二、選擇好評度高的經典書籍
經典好書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和沉淀,能帶給孩子更好的閱讀體驗,含金量也更高。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里面就建議兒子要多讀經典好書,他告訴兒子:“好書是充實、洗滌我們心靈的食糧,它們早已為后來人指明了方向”。
具體篩選時,可以通過評價、身邊人的推薦等鎖定大致范圍。之后,仔細閱讀網頁上的書籍簡介、核心內容,并結合以往的親子共讀經驗來確定書單。
- 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環境
輕松、愉悅的家庭閱讀環境,不僅能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有助于拉近親子關系。
第一、給孩子讀書時聲音豐富、語調活潑
比如,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模仿動物的叫聲,或者模擬機器運轉的聲音或者風聲、水聲等。
第二、拉近孩子與書本的距離
給孩子讀書時,在書本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之間建立聯系。這會讓孩子對閱讀更感興趣,也便于他們理解和復述所學內容。
此外,對于熟悉的內容,孩子會更愿意和家長進行互動。這里需要注意一點,如果孩子主動參與討論,家長要及時對孩子的做法表示肯定和贊揚。
第三、重復閱讀孩子感興趣的內容
如果孩子在閑聊或者不經意間多次談到某段情節或者某個形象,那一定是他的興趣所在。父母多給孩子講幾次,孩子會很容易從這本書開啟自主閱讀之路。
父母大都希望,孩子能在幼年時期就擁有自主閱讀的能力。其實,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親子閱讀更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知識的滲透應該注重潤物細無聲。做好我們能做的,余下的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