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專注力差怎么引導(培養孩子專注力,這個行為家長不能再做了!)
廢掉一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成天學習。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別人家的孩子能夠早早完成作業。而自己的孩子就算你盯著他寫,他也能給你做作業做到深更半夜。
花同樣的錢,上同樣的班,別的孩子就能成績超人一大截,而自己的孩子只能原地踏步?
甚至你自己都知道,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無非是孩子學習三心二意、上課不聽講愛做小動作,成天都在學但實際上都在開小差。
養成壞習慣容易,養成好習慣難。當你發現孩子學習不專注的時候,如何做能夠避免孩子學習分心呢?這里來川學習方法給你提供5個小建議。
01 保證充分睡眠
孩子上課時困頓,是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元兇之一。孩子前天晚上學習到半夜12點,早上6點多起床,還要保持一天精神高度集中的聽課,肯定是很難做到的。
有研究證實,中午往往是人一天精力最為渙散的時刻,尤其在飽飯過后,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是平常睡眠不足的孩子,一定要在中午多加休息。不要堅持“低效率”學習。
02 安排任務順序
人在要完成多件任務的時候,特別容易因為惦記著“未開始、做一半、未完成”的事情,影響到正在做的事情的專注度。在心理學上這叫“注意力殘留”現象。
孩子做事情時沒有條理,是導致浪費時間的原因,也是在父母看來總是“不專注”的元兇。一會兒寫寫語文作業,一會兒寫寫數學作業,一會兒在整理書包,一會兒又要上廁所。
所以,在進入學習狀態前,就解決好學習任務的完成順序,生理問題等。杜絕心理干擾。
03 提前做好復習
孩子學習的時候老是發呆,是因為題目難嗎?很可能是的。但也可能是孩子,對所學的知識點還不熟悉造成的。學習前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課后復習。
課堂老師做講述的知識,誰都沒有辦法立馬印在腦子里。所以及時復習才有利于內容消化。如果等到開始做作業了,遇到問題再來復習,勢必影響到學習效率。
04 上課勤做筆記
課堂記錄絕不是照抄老師板書,或者記下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而是要有選擇的篩選記錄下老師所講的重點。這個過程就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
而有一位知名教師曾在微博上說,上課不做筆記的孩子,大多數都注意力不集中。正是因為“無所事事”,所以才會不自知地做小動作,和同學講悄悄話。
05 做好時間管理
時間本是管不住的。真正要管好的,就是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并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比如,安排回家后的作業完成順序這件事,就可以利用放學回家路上這樣的碎片時間來做。
而比如在做安排計劃的時候,要規定好每個任務的“需時”。網友有一句叫做,“Dealine 才是第一生產力”。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從每天熬夜做作業、上課睡覺,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師節奏,做不好筆記、課后復習的惡性循環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