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爭氣(家長對孩子的計劃和督促方法)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網友提問:孩子被老師說了很難聽的話,你選擇忍耐,還是找老師理論?
回復:家長為孩子爭氣的最佳方案:督促孩子學習成長好。因為,家庭教育才是對孩子的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學習成長好有利于孩子走好人生旅程的每一步、學習成長好的孩子老師和社會都喜歡。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史記·留侯世家》】,良藥多數是帶苦味的,卻有利于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于人們改正缺點。告誡每個在學習成長旅途中前行的人都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被批評引導是個人成長進步的積極養料。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周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于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所有生命都必須以被動適應+主動索取的方式適應自然生存環境。
雛鳥必須在有引導的情況下適應飛翔、羚羊+野兔等素食動物教后代躲避敵害、獅子+老虎教幼崽捕獵……作為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發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人類后天形成的綜合社會生存技能同樣需要通過示范引導才能傳授給下一代。因此,為了將業已形成的社會文明生存方式世代傳承下去,現代人類社會形成了自然生命體系中最完備的群體生存技能傳承體制——教育。
家庭教育才是對孩子的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
《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
人們常用“一美遮百丑”泛指一個人只要優點突出,即使他身上任然存在諸多成長問題也會被大家視而不見。農民喜歡長勢好的莊稼、牧民喜歡膘肥體壯的牛羊、工人喜歡純度更高的礦藏、食客更喜歡可口的食物、孩子更喜歡和情投意合的小伙伴玩耍……每個人都擁有根據自主喜好挑選生活環境的能力,每個人也都會嫌棄那些自己看不中意的事物。當然,除了自家父母,其他任何人都會根據自己喜好喜歡一些孩子、不喜歡另一些孩子,通常情況下老師也會更加喜歡那些綜合學習能力強的孩子。
諺語: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后受罪,指要想在人前顯達尊貴,就必須默默地拼搏奮斗。父母愛孩子,因為那是自己的后代、夫妻相愛,因為他們需要攜手生活&共同撫育子女、農民愛莊稼,因為口糧從那來、現代人愛權&財,因為權&財能夠讓每個人的生活更幸福……自然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老師愛學習好的孩子,因為孩子們的學習狀態與老師的個人職業前途緊密相連,老師工作的職業成效通過孩子們的綜合學習狀態呈現。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意思是一個貌似可憐之人現實的不如意,一定是由于之前的過錯造成的或咎由自取,知道自己錯了還屢教不改和咎由自取即是此類人的可恨之處。同樣,老師所教授的孩子不止一個,有的被表揚、有的被責罰其中必有緣故。所以,家長與其有空找老師理論,還不如督促孩子學習成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