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和老師有沒有關系(小孩不喜歡老師而厭學)
隨著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課業(yè)負擔也不斷加重,很多孩子出現(xiàn)厭學問題。很多家長對于這個問題都非常頭疼,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溝通,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其實,厭學只是孩子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需要分析厭學深層次的原因。人人都想考第一,沒有人考試就是奔著倒數(shù)第一去的,那么,是什么導致我們的孩子不愛學習呢?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觀察,推測出三點可能的原因,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幫助孩子們解決厭學這個問題。
1.沒有從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
學霸之所以愛學習,是因為學習讓他體會到成績感:拿到高分后同學羨慕的眼光、老師的表揚、父母親戚的祝賀等等,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都是正向反饋,會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學習,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而如果一個孩子厭學,很大概率是因為他無法從學習上體會到成績感,相反,學習給了他挫敗感:成績不好被家長批評、如何努力都學不會等。
應對這種情況,家長們可以先給孩子定一個可以實現(xiàn)的小目標,讓孩子嘗到完成目標的甜頭,從而慢慢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逆反心理
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時,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批評、嘮叨孩子:為什么就你學習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學習我說了多少遍了?
一次兩次還行,次數(shù)多了,孩子就產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學,那我偏不學。
遇到這種情況的孩子,不妨試試“溫柔打法”,不要過分強調學習和成績,用其他人的成績來跟孩子作對比,轉而去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小優(yōu)點,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
3.習慣的力量
當我們堅持做某件事,這件事就變成我們的習慣了。
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不優(yōu)秀也是。當然,不愛學習也是一種習慣。
當我們習慣了不學習的狀態(tài),那自然而然就不學了。想要學習,就需要花費大量意志力。
想要改善這個問題,沒有任何速成的辦法。只有下苦功夫,一點點重新培養(yǎng)自己有關學習的好習慣,滴水穿石,堅持上3-6個月,會有比較明顯的成效。
好的學習習慣有:定時寫作業(yè)、定時復習、整理錯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