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幾個叛逆期(孩子的兩個叛逆期)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wù)經(jīng)驗總結(jié):家庭教育應(yīng)實現(xiàn)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yè),家長你認可嗎?
來源 | 寶媽寶爸加油站 版權(quán)所有,已開通原創(chuàng)維權(quán)
在少年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一般我們都知道青春期是孩子的一個叛逆期,那其實,還有一個心理學上定義的叛逆期是2~4歲這個階段。
2~4歲叫做第一叛逆期,青春期叫做第二叛逆期。
前一個叛逆期,主要是嬰兒隨著他身體活動的增加,比如他這個階段基本上都能自己行走了,也能跑能跳了,然后他就會比較多地想去探索更多的空間,自主性增強。活動范圍空間的打開,也為他心智的成長,打下很好的基礎(chǔ)。
那這個階段帶來的就是對我們育兒的相關(guān)啟示就是:我們對待2-4歲的孩子的時候,就不能過于去保護他們。
孩子很多生活的技能,很多對事物的認識,包括一些規(guī)則的學習,他都是要通過一些實際的體驗、動手,然后慢慢的動腦,才能去內(nèi)化到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中,而這個反過來,又會不斷的促進他身體的發(fā)育和大腦的開發(fā)。
舉個例子,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他喜歡玩泥巴,他喜歡什么都去摸一摸、舔一舔,哪怕是塑料、橡膠甚至便便呀,大人的角度會覺得會比較臟了,但其實你站在個人成長的角度,孩子只是去探索世界。
低齡的孩子,他更多是用嘴去認識這個世界的,用口腔、舌頭去感覺,他有體驗,才能更好的認識,而不是說你書本上告訴他蘋果是蘋果,他就知道。
他舔了一下,他知道吃了蘋果是酸酸的,摸著皮是硬硬的,那這樣子他才會更立體的來認識這個東西,知識才會更加全面,就是換做其他的認知,也是一樣的。
單說玩泥巴這個事情,那很多家長特別爺爺奶奶帶孩子會覺得很臟,其實大不了就多買幾套衣服,晚上洗衣機洗一下就行,那我們多一點麻煩,但其實可以讓孩子更多的體驗。
那比如說挖泥巴,那他這個時候可以鍛煉手眼協(xié)調(diào)性,那他在不斷地想要把泥巴挖好,他也會動腦。
通常都是幾個小小孩子一起玩,這又會鍛煉到他們彼此的協(xié)商、孩子們的交際溝通,這個都是很好的鍛煉同伴關(guān)系的好時候。
所以,這一點也提醒,就是家有這個年齡段的家長呀,在第一叛逆期的時候,要多提供一些空間和事物,給孩子充分地去探索,各種玩具乃至真實的場景,都可以讓他接觸,只要保證他的安全、衛(wèi)生,什么都可以去放手讓他去嘗試。
那第二叛逆期就是青春期啦,一般就是10~16歲這個階段。這個階段,是孩子的身體和他的心理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但是,心理的發(fā)展遠遠跟不上身體的發(fā)展,而且這個階段一般是性成熟的階段。
所以,這個階段我們對待孩子要更加尊重他們的獨立自主的意識。另一方面,這個階段孩子的知識面開始增加,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開始在形成。
他們會想要更多去反駁父母長期以來告訴他們的一些既定的觀念,所以,我們要保護他們的這種探索和求知欲,尊重他們作為一個大人的一個獨立性,就是給孩子保留一些自尊和尊嚴,包括隱私這些。
同時呢,我們也要默默地密切地注意孩子的一些舉動,包括他的學習的材料,他上網(wǎng)的內(nèi)容,乃至于他交朋友的一些范圍,都要密切關(guān)注,防止他結(jié)交一些不良的朋友,接觸到一些不良的信息。
這個階段要提醒的就是說,要逐漸把孩子當作一個大人,就是更多的尊重他們,有更多更平等的對話和溝通,但另外也要把他們當作一個孩子,就是更好的保護,全面的保護他們,做到這些呢,就是相信孩子就不會叛逆,加油,我們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