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怎樣對待叛逆期的孩子?
有一位父親來求助,說他的兒子從初中開始就是個“叛逆”,讓他無法無天,為了玩游戲不學習,他甚至一氣之下,他的兒子動手打了他。孩子的胳膊被打疼了,就跟父親說“那樣好,我以后不去打你”。父親說“我是你爹,我管不了你了”。兒子不肯上學,他把他所有的積蓄都買了電腦,又買了網絡游戲,還買了點裝備。后來,他對打游戲失去了興趣,不打游戲時,他就坐在電腦前打游戲。父親很生氣,對兒子說:“你不上學,就干什么?天天在家打游戲,哪敢跟我,你還能考上大學?”
兒子說:“你不讓我打游戲,我不想打游戲。我就離家出走,我在街上晃蕩。”
父親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對兒子說:“兒子,你可以離開電腦,跟我一起生活。”
兒子同意了。
不久,他找不到工作,父親給他找了一個月三十萬,這個月工資再讓他愁得不行。
“他沒有錢了,怎么辦?”
“我要是你給他一千塊錢,他就不去學校了,我就在家呆著。”
“你不讓他出門,他就不寫作業。”
“我和他爸爸要是再逼他,就離家出走。”
無奈之下,警察找到了小楊爸爸。
原來,小楊爸爸當初很心軟,把他送到了所謂的戒網癮學校,后來不知輕重,送到了癡迷的地步。
于是,一氣之下,父親動手打了他。
小楊趴在地上,喊叫“爸爸”,同時還大喊大叫。
幸虧警察叔叔及時制止,才避免了一場悲劇。
2017年8月,江蘇徐州一名少女被母親強行帶到了醫院。
她“死活不肯去”,跪在地上,用繩子把自己的手臂捆起來,然后撒謊說“我不喜歡這個人”。
女孩媽媽抓住她,試圖和她講道理,可孩子卻一言不發,緊緊地攥著她的手臂,不停地搖晃,她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可女孩還是不停地掙扎,嘴里還不停地嚷嚷嚷。
最終,被帶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女孩患有抑郁癥。
女孩媽媽以為孩子是青春期,情緒波動大,才做出這樣的舉動。
這位母親,以為孩子和自己疏遠,就不會這樣了,于是聯系了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師聽到她的分析,開始時侯信以為真:“我為了這個女孩報了許多培訓班,把她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
孩子苦惱,父母也焦慮。
孩子學習壓力很大,很辛苦,學習壓力大,孩子卻說:“沒辦法,我不喜歡這些,同學太嚴厲,父母太忙,我做什么都要父母催我學習。”
女孩媽媽很委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孩子如此焦慮?
我們來談談孩子學習壓力大,焦慮的原因。
首先孩子學習壓力大。
有很多家長會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怎么能隨大流呢?我們沒有考慮過問孩子的壓力是什么,就直接告訴孩子學習是一件生而知之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就是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是有目標的,是可以從其他方面獲得成就感的。
第三個原因是孩子對學習材料不感興趣,或者是孩子對某件事情有一種鉆研的態度。
其實這三種孩子在這三種學習之中都會有厭學的情況。
第一種,學習材料比較枯燥。
這個原因就是孩子本身不喜歡,做的事情因為時間長,枯燥乏味,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產生排斥。
第二種,學習材料太枯燥。
有些孩子一學習,就會很痛苦,所以他不想學。
第三種,學習材料太枯燥。
孩子們本身對于某些事物比較好奇,也比較喜歡,比如學習語文是比較難的,但是,在做數學的時候,能夠讓孩子們有一種躍躍躍欲試的成就感,從而慢慢的對數學產生興趣。
那些枯燥的事情,比如說孩子學英語是比較難的,那么,有的孩子可能就特別喜歡學英語。
第四種,學習材料的復雜性。
很多孩子對于英語是比較簡單的,僅僅只是通過學習英語,孩子就可以輕松掌握了,所以孩子在做學習材料的時候,也會覺得比較簡單。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去做呢?我們要讓孩子去了解英語是如何學習的。家長可以帶領著孩子去下載一款英語學習的app,讓孩子去學習下載一款英語學習的app,這樣的話,就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去發現一些新的學習方式。
第五種,讓孩子了解學習內容。
現在的教材上,其實是很多的內容都是以學習的方式來進行的,所以讓孩子知道學習內容,學會學習的方式,才是讓孩子學習能力提升的最好方式。
當孩子有了一個好的學習方式,那么孩子的成績提升是非常的關鍵,因為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我學習,但是,如果我不學習,我就不會,所以,學習也沒有用,就會導致成績越來越差。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