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學生彭某于2020年9月進入本校學習,初入職校的她,剛開始并不適應,甚至有點抗拒,她因為中考失利與心心念念的普高失之交臂,所以心有不甘。從開學開始,她多次出現周日返校遲到、上課注意力渙散、作業不按時完成的情況,成績也明顯下降,在與同學相處時,也出現了一些糾紛和矛盾。
家庭情況:學生彭某來自于一個農村家庭,父母均在家務農,家中還有一名常年需要吃藥奶奶和正在讀小學的弟弟。父母沒有受過多少教育,文化水平低,對彭某的管教方式停留在上世紀,非打即罵。爸爸有時候好一點,但是媽媽責罵時,他在旁邊也插不上話。且受農村傳統觀念的影響,父母有很深的重男輕女思想,偏心弟弟,彭某由此感覺媽媽只愛弟弟不愛她。
彭某本人:從小被父母責罵,彭某內心深處自卑心理很強,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還沒有用,什么事都做不好。而且媽媽不喜歡自己,只喜歡弟弟,弟弟在家什么都不用做,而自己不僅要做家務還要做農活,和弟弟產生矛盾時,從不認為弟弟有錯,只一味責罰她,并叫她要讓著弟弟。在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學習,有一點沒做好就會被責罵,成績差了也會被罵,爸爸想幫自己也會被媽媽罵。高二以來成績一直在下降,上課也提不起興趣,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親家中親戚不合經常鬧矛盾,這些她無法處理的事情困擾著她,十分影響學習。
二、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重要一環。彭某雖家庭完整,父母均在身邊,但是父母未曾意識到家庭教育理念對孩子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成效微乎其微,可以說得上是無效教育。父母對彭某的要求很高,要求她會做農活、會做家務、會考高分,但由于中考失利,母親對她只剩下挖苦,認為她在中職學校念書沒出息,對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無能為力,孩子在受到打擊后,失去了信心。并且,父母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在一些陳舊的觀念的影響下,選擇簡單的大吼大叫,并不能教育好孩子,只會摧毀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2.個人因素
心理上的脆弱與挫敗感,讓她對未來更是失去的信心,迷茫,找不到方向,在學習上也就缺乏目標,缺乏上進心,在學習上做不到嚴格要求自己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更做不到主動學習。彭某個性太要強,達不到母親的高要求后也喪失了斗志,出現了厭學情緒。本身基礎不太好,上課的時候總是走神,跟不上老師的上課節奏,長此以往,逐漸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成績每況愈下。
3.學校因素
科任老師對彭某的關注不到位,我們學校的老師工作量大,大多數都是超負荷工作,教學壓力大,沒有額外的精力和時間去關注,或者說,關注的方式過于單一,作用不大。學困生的轉化過不是一次談話僅能完成,需要不斷地重復,是螺旋上升的過程,并且教育機智也是很重要的,在一個關鍵時間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起到對學困生的轉化。
三、幫扶措施
1.給予真誠關懷,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在和彭某的某次交談過程中,我了解到前幾天是彭某的生日,但是媽媽沒有給她打電話,周末回家后也沒有給她補辦,所以心情十分低落。隨即,我把她帶到蛋糕店,讓她選一個喜歡的生日蛋糕,送給她,當時她非常開心,也對我敞開了心扉,將她家庭的真實情況告訴了我,也對我說了許多她的想法。在隨后的課堂上,她答應我,會盡全力認真聽課,完成作業,她做到了。某天,她還放了一瓶牛奶和一顆蘋果在我的辦公桌上。從真誠入手,以情感育人,真誠能夠拉近師生距離,能夠讓我們彼此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傾聽對方的話。

2.關注學生心理,掃除心理障礙
我意識到該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可能存在一些問題,然后我將她帶到心理咨詢室,由心理老師對她進行心理咨詢。在一開始彭某存在防御心理,不愿對話,只是在一旁默默的流淚。在心理老師真誠的態度下,彭某將她的家庭狀況和現階段的學習狀況說給心理老師聽,心理老師耐心地傾聽了她的困擾和困難。在充分了解彭某的心理狀況和處境后,心理老師先是教給彭某一些正確處理情緒的方法,然后對她現在的認知進行解釋,讓她換個角度看自己,其實自己也可以大有所為。比如從小就在家干家務和農活,所以與同齡人相比她更加自立,在自立的基礎上,她完全可以做到自強。
3.家校聯動,雙管齊下
彭某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原生家庭的存在的問題,所以聯系家長與家長溝通是十分重要的。鑒于疫情最特殊狀況不能讓家長到校,我便致電家長,和家長介紹彭某在學業上出現的問題,也從家長那里得到了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便于以后對彭某做思想工作。在交談中我向家長推薦了一些更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說服父母要照顧孩子的心理,不能一味的貶低,責罵,甚至動手,要盡量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平等的與孩子對話,尤其是孩子成績下降時要以鼓勵為主要幫助孩子分析成績下降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也讓家長意識到加強合作的重要性。在多次的交流中,彭某父母的態度也軟了下來,后來彭某告訴我,媽媽開始主動關心她的學習了,她很開心,會更加努力學習的。
4.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自信
考慮到孩子自信心的問題,我讓她嘗試擔任了寢室長,一方面能夠讓她與同學之間拉近距離,另一方面能夠發揮她在家務方面的優勢,增強她的能力。雖然一開始她并不曉得該如何去做,但慢慢地,在摸索中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工作做得很認真,樓長也多次在我面前表揚她,她終于也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自信心有所提升。隨后我引導她將工作的能力和成功遷移到學習上,她為自己制定了月考目標,在學習上也更加的刻苦和認真,她也相信自己能夠達到目標。
5.持續關注,陪伴進步

哲學上講,事物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所以學困生的轉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彭某認識到要好好學習了,但是由于學習習慣不是很好,也不能夠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自主學習,所以我和她一起制定了她的學習計劃表,幫助她樹立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她在一步一步的完成短期目標后,在最終的期末考試當中獲得進步獎。她說她從來沒有想到過能夠在學習上獲獎,我告訴她這只是一小步,堅持下去,會有更豐碩的成果,老師會陪著她一同進步的。
四、案例總結
從彭某身上,可以看出,部分農村籍學困生學業困難的原因。他們的家庭教育存在不科學和無效的問題,學生自身心理也存在著不自信和自暴自棄的現象,同時在生活或者學習習慣上有著不良習性,學校老師給予他們的關注也較少,諸多因素造成了他們在學業上的困難。要從思想、心理、行為上去引導和規范,從家庭、學校、學生各個層面下功夫,去轉化學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