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是有聽過的,孟母為了讓孟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一個學習氛圍好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搬家幾次。最后孟子也不負所望,成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對一個孩子影響最大的不是老師,不是家長,不是社會,而是他身邊的同齡人。一個好的學校不僅僅是考試分數的事,獨立、學習習慣、思考習慣更重要,而好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具備這些有些良好的習慣的,試問,孩子在這樣一個學習氛圍中讀書,長期的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而這對孩子的學習肯定是有利的。
我有一個表妹,因為我小姨只上過小學,所以對表妹的要求就是多讀書,在表妹的高壓管教下,表妹初升高的時候考進了省重點。表妹以為學霸都只是無趣的書呆子,肯定對于她所熱愛的籃球運動一竅不通。然而當她真的進入校籃球隊時,她發現這里的同學不僅學的好,而且玩的好,她之前的打法完全無法融入到戰術素養高超的球隊中。這時,表妹明白,真正的學霸,自帶光環,內心有一種向上生長的力量,這是任何外力也給予不了的。
或許會有人說去哪個學校不重要,主要還是看自己,只要自己想要學習,自律,在哪里都是能夠學好的。但是我認為這句話大錯特錯,我們鎮上的一個初中每天都有晚上翻墻出去上網,經常出現打架斗毆的情況,在這所學校學習好根本不值得尊重。當然這所中學每年的升學率也是出奇的低。環境造就人,如果長期生活在一群不求上進、整日吃喝玩樂的人中,久而久之,也會被帶進這樣的環境,不思進取,到最后還會自我感覺良好。
在一所好學校讀書可能并不就意味著一定可以成功,但是我們會接觸到了一個良好的氛圍,見到各種優秀的同齡人,而這不僅對學習有幫助,還有利于讓我們形成良好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