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年初三了,讀的是當地最好的初中,對他的整體表現,我和愛人是比較滿意的。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學習成績還不錯,還從不玩手機游戲,而且在班上擔任了班長職務,主要還是通過陪伴兒子一路走來,看到兒子從小通過大量閱讀,慢慢成長為一個特別有想法、思想成熟、樂于付出、懂得感恩的陽光小青年,我們尤其感到欣慰。
對于兒子今天能成長的那么優秀,首先我一定要將首功記到我愛人頭上,如果沒有她對兒子良好的啟蒙教育,就不可能有兒子的今天。
我認為,當今社會,我們許多人對家庭教育的理解是本末倒置的,覺得孩子“成績好”就是優秀,結果我們的許多家長往往都喜歡擔任孩子學校老師的課后輔導員、課后監督員的角色。而對于孩子本身興趣愛好的關注和潛能的開發,是遠遠不夠的。
我覺得,這可能既有中國傳統科舉制度后遺癥影響,同時也有可能是大家對當今社會階層躍升越來越困難的焦慮引起的吧!
我以前跟大家的想法也是一樣的,后來看著愛人通過自小對兒子的耐心游玩陪伴并進行同步繪本的分享閱讀,讓小小的兒子思想活躍、興趣愛好廣泛、心里健康陽光,我漸漸認識到了我之前那種“急功近利填鴨式”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及其錯誤的,特別看到好多家長按照這種傳統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而把孩子養廢了,我心里膽戰心驚的同時,也暗自慶幸有位好老婆。
我愛人是當地某省級師范幼兒園的老師,自幼師畢業以后,至今已在幼教崗位上默默耕耘了近25個年頭,吹拉彈唱,樣樣兼行,歷年下來,獲獎無數,特別在幼兒分享教育方面,更是獨樹一幟。
我兒子算是比較幸運的,有這樣的老媽給予這么好的啟蒙教育,所以他能從幼兒就培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記得當年,我兒子每天晚上不聽完媽媽分享繪本,是從不入睡的。好在愛人很有耐心,兒子整個幼兒園階段,基本沒斷過這個好習慣。
也許是受愛人的感染吧!我也漸漸認識到了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于是,等兒子上小學后,我主動接過愛人的強化兒子閱讀習慣的“接力棒”。為此,我還專門深入的去了解了孩子小學不同階段適合閱讀什么類型的書籍。
在兒子1~2年級期間,考慮兒子認字不多的特點,我主要側重給他買繪本。孩子通過大量閱讀紙質繪本,即可以達到讓他少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同時又可以很好的激發他對美的鑒別力和想象力。但小學階段繪本跟他幼兒園看得繪本會有所不同,主要是每頁繪本的字會相對多一些和字體略小一點。由于當年城里幼兒繪本圖書館比較少,而且大多也比較老舊,所以我家繪本大多是要自己掏錢去買的,古今中外,每年我幾乎都要買近百本,真心很費錢的,但為了孩子的長遠未來,咬咬牙,覺得還是非常值得的。當然,雖然這時候,由于孩子好多字都認識了,是可以自己開展閱讀的,但大多數還是依然需要我和愛人一起陪讀,一是有氛圍,二是當兒子遇到看不懂的字時,還可以給他當“詞典”。
等到兒子3~4年級的時候,我給他升級為閱讀那些具有豐富插圖的文字書籍,繼續通過圖畫輔助來增強他的閱讀興趣,同時又慢慢引導他學會閱讀純文字的頁面,因為有時書籍的插圖是無法表達文字所想描繪的場景的。等到兒子5~6年級的時候,我就給他升級為徹底純文字的書籍啦!古今中外各類青少年文學讀物,我都乘著網絡書店大打折扣的時候瘋狂“囤積”一些回來。
所以現在我家里大大小小書柜有四五個,大的一整面墻,小的有一平米多。家里各個角落,隨處也都放了書。還好,兒子大多數都看了!自己的心血和錢總算還沒太大浪費。
等兒子上了初中,隨著學校功課的緊張,看書時間是越來越少了,平時是幾乎沒時間的,但是暑假寒假,我還是會給他“開書單”的,只是看什么,基本都是和他商量著來辦,畢竟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是要盡量多給他一些尊重的。
正因為我和愛人的常年堅持,所以兒子直到現在,愛看書的習慣還是很好的保持下來了,而且現在初三了,還派生出了他另一個好習慣,假期喜歡去圖書館寫作業看書。
我現在深深地覺得,如果我們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樹,那閱讀書籍數量就是他扎的根。俗話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我們如果希望孩子能長成參天大樹,那么就一定不能忘記讓孩子自小就“扎深根,扎粗根”,只要這樣,當孩子長大了,任憑風吹雨打,他都能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