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相處的四個原則(一)
頭條號的友友:
大家下午好!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因為特別喜歡孩子,所以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也喜歡用文字去記錄一些屬于我和孩子們的小故事。希望今后可以在頭條號這個品臺來分享我在和孩子們相處過程中的發生的一些小故事和自己的一些小感悟。
談到孩子,很多家長會被自己家的“熊孩子”氣到跳腳,經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提到孩子教育就頭痛,所以今天分享的主題圍繞“原則”展開,算不上是經驗,只能說是我平時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夠和各位一起交流一起成長。由于時間比較零散,只來得及碼字原則一:以身作則,成為典范;下面我來具體說一說。
典范的威力是非常非常強大的。我畢業于一所師范大學,當我剛踏進大學的時候,就被校門口這8個大字所吸引,“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簡短數字,概括出教師風范。它折射的是一種教育的哲理,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即身正方能為范,這也是我走進教師隊伍后不斷告誡自己的第一原則!我記得我剛開始接到班主任工作的時候,我最不習慣的就是作息時間,那時孩子們還是四年級,因為早上8:20之前班上就有小早讀,孩子們在8:20以后進教室就算遲到,班上總有那么幾個同學會在8:30甚至8:35才背著書包氣喘吁吁地跑到教室,每次給他們說不要遲到,但總是效果甚微。而在最開始的時候,我有幾次因為自己的原因會在8:20以后才到教室,直到有一天一個經常遲到的孩子問我說:那老師在8:20以后進教室算不算遲到呢?當時聽到這個問題就愣了,感覺自己尷尬到想原地爆炸,后面為了督促自己,我就到班上給孩子們說,以后如果老師遲到,就做20個下蹲吧,結果后面有一次,因為食堂的面太好吃了,我就多吃了幾口,再等我進教室的時候就8:22了,于是我自覺地走到教室后面做完了20個下蹲,當時就能聽到孩子們的議論聲:ZZ老師真的遲到了在做下蹲呢!所以再后來,班上有孩子遲到,他們也會和我一樣做20個下蹲,然后悄悄地回到位置上進行早讀,再后來,我慢慢發現,那幾個經常遲到的孩子,也總能提前到教室進行早讀。哪怕是現在疫情期間,我們到校的時間比以前更早,哪怕我們遲到也不會再做下蹲,但我們班的孩子們依舊能非常好地做到按時到校,因為他們都已經達成了守時的共識。
這是一件小事,但我印象特別深,也讓我越發明白典范是非常有威力的,只有不斷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時,才能教育好別人,而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榜樣。因為我們的孩子會做我們所做的,不會做我們所說的,所以對待孩子,我不斷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則,更要做到言行一致,成為孩子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