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厭學,厭的不是學,而是情緒。青春期遭遇著身體上的變化、心理上的變化,遭遇著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情感關系、權威關系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長挑戰。
不服管、成績差,拖拉、磨蹭,學習沒有動力,其實這都是表面問題、表面現象,更多的是孩子這些問題背后的心理動機與需求。父母情緒的穩定,夫妻關系的穩定,父母接納孩子的程度,是孩子健康、幸福的致勝法寶。
有時孩子發脾氣,是因為父母脾氣糟糕;孩子霸道無禮,是因為父母掌控強勢,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有的家長說,工作、生活、家庭,大的、小的、老的,每天很累了,哪有心情伏下身、低下語。說實話,父母經常要求孩子體諒父母,那你體諒寬容過孩子嗎?以孩子的角度考慮過孩子嗎?孩子有孩子的苦,父母不搞清孩子的真實想法,如何讓孩子配合你呢?從現場學生互動的熱烈程度看,大多是我們父母的“不懂事”,不作為,不認錯。苛責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其實父母才是榜樣,你首先是要做出調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