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也要開心哦。我是南橘爸爸,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專注在親子關系和兒童行為糾偏方向。
從今天開始,南橘爸爸會開展關于兒童時間管理的一系列分享,幫助您培養高效能好習慣的孩子。
很多爸爸媽媽想讓孩子同時改掉多個壞習慣。但是要改掉這么多的壞習慣,怎樣才能監督到位呢?孩子經常是三分鐘熱度,開頭的兩天表現很好,接下來就沒有動力了。怎樣才能讓孩子有程序的行動力,最后養成好習慣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來分享的,改掉多個壞習慣的總開關—積分系統。
今天的內容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多項習慣如何進行積分管理?
第二、反復使用的積分表該如何制作?
我們都知道一個新習慣的養成,或者說,改掉一個壞習慣通常要經歷四個階段:習慣的導入、刻意重復行為、自覺行為、自動行為。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習慣的導入。在我們整個系統當中,清單就是習慣的導入,清單就是對于新習慣達成準確清晰具體的目標。
第二步、刻意重復行為。因為人的行為80%會受到過去舊的習慣控制。在新習慣養成的初期,常常會因為舊習慣太強大而導致新的習慣執行不下去。所以,需要刻意地重復新的行為以至于替代舊的行為。孩子本身沒有強而有力的意志力,所以光靠孩子的自我約束是很難達到目的的。假如在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又是用以前催促吼叫的方式,也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這樣做只會引起孩子反感。使用積分表是你跟孩子對于具體的行動,執行情況的記錄標準有明確的數據記錄。這些明確的記錄就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行動力。
有一部分爸爸媽媽對于使用積分表會持有不同的觀點,認為使用積分表會有其負面的影響。積分表本身只是一個工具,和工具相比,如何使用工具才是更為重要的。因為任何一種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工具其實都有利有弊。就比如給予孩子源源不斷地夸獎,也有可能導致孩子自我意識的膨脹。使用積分表,我們可以盡量發揮其中的優勢。對于積分表帶來的弊端。可以采用綜合獎勵的方式來進行合理的規避,選擇。使用積分表不僅可以給予孩子及時的反饋,做得好做得差都可以通過分數顯示出來。通過每一天的持續記錄,讓爸爸媽媽跟孩子都不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那今天的內容先講一個大的框架,還有詳細的內容,在驅動力的板塊會有更多的講解。積分表比較適合7-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同時執行兩個以上的清單。對于孩子的數學計算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上小學的孩子使用積分表會更合適一些。積分表是由一張積分記錄表和一張積分規則共同組成的。積分記錄表是每一天記錄積分的表格,積分規則則是說明積分如何進行計算的規則。
圖片1:積分記錄表
大家可以看下上面這張圖片,這是一張我女兒的積分記錄表的案例。我們先來看積分表的組成,積分表的左邊是每一周的日期。我們的起始時間是周六,截止日期是周五。這跟平時看到的積分表會有一些不一樣。平時的積分表是從周一到周日的安排順序。我們剛開始也是周一到周日,但是后來在實踐的過程當中發現從周六開始計算是比較合適的。這樣就可以在每周五統一計算一周的積分,兌換獎品或者零花錢。孩子就可以在周末的時候盡情地享受自己得到的積分成果。關于如何選擇獎品更能激發孩子的行動力,而不會物質化孩子。我會在內在驅動力的板塊在做詳細的講解。那在這里插播一下,我給我孩子的獎勵,就是零花錢。這不僅方便積分兌換,對于孩子的財商啟蒙也有很好的幫助。
通常我會在周五的時候進行結算,孩子就可以在周末的時候。拿著這一周的獎勵去購買自己喜歡和需要的東西,假如是在周日晚上再進行統計積分。即使換取了零花錢,周一上學也沒有時間花,這樣反而讓孩子把錢花在了學校門口的小賣部上面。這樣是非常不劃算的方式,這就是我們積分表上時間的一個特殊的安排。
在最上面的那一欄就是積分項目。根據孩子的情況,給孩子制定對應的積分項目。像我給大女兒的積分表一定包括最重要的三個項目:晨起,做作業和睡前準備。這是孩子每天最基礎的生活習慣,所以這三大基礎還是需要每天都持續執行的。然后在后面加上我認為比較重要的項目。比如說我認為閱讀很重要,背單詞很重要,我就會添加這兩項。然后再寫上額外的積分和使用積分的情況,就把這一欄全部填滿了。你們可以看到我的積分表上面加了一個A4的透明文件袋。這樣我就可以使用白板筆在上面寫上每一天的積分,每周進行統計。然后就可以擦掉,下一周又可以繼續使用了。而不是每一周都重新打印一張新的積分記錄表。這樣就方便反復的使用,不再需要重復打印或者是制作表格,可以省略不必要的麻煩。
因為很多爸爸媽媽不能持續給孩子做記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每周都需要重新準備一張新的積分記錄表。恰恰是因為這一點小小的事情,讓積分這件事情不小心就中斷了。畢竟,爸爸媽媽也有很多事情要忙。那現在這張一次性制作好,就能長期使用的積分表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了。
圖片2:習慣積分機制
然后我們再來看看積分的細則。這也是孩子持續行動的動力所在。
我們看看怎么制定細節:第一欄是基礎積分,把想讓孩子執行的行動都列在上面。我的每一個行動其實都是有對應的執行清單的。比如說第一條晨起清單。我就可以列出清單執行的具體的時間段,孩子只要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清單上所有的項目,就可以獲得基礎積分了。每個項目對應一個積分。大家也可以看下我之前寫的關于早起的文章。其實,早上起來的事情,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做,或者是需要提醒催促才能做。八個行動總有個別的行動是孩子能夠獨立完成的。所以也就是說這八個積分。
孩子即便是完成的效果不好,也有可能拿到4-6個積分。這對于孩子來說,這就是最基礎的積分。因為不管差到什么程度,總會有積分。不要小看這個分數,對于孩子來說,也是有推動作用的,因為每一天他都能積攢到一些積分。如果他有了一些基礎的積分,他就會想得到更多的積分,這一點有點像超市給你的一張積分卡。假如卡里面一點積分都沒有,你就有可能隨手就把這張卡扔了。但是如果在開卡的時候,服務員告訴你你的積分卡里面已經有了30個積分,你只需要攢夠100個積分就可以兌換禮品了,這個時候你會不會覺得假如你不用,你就浪費了這30個積分。其實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心態。所以很多人只要卡里有積分,他就會不自覺地積攢更多的積分。
那我們給孩子的積分也是一樣的,要讓孩子覺得其實他每天都能得到積分。如果表現不好,就在浪費這些積分,為了能用上這些積分,他就會慢慢地跟上來。從而積攢更多的積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最初的動力,如果孩子全部都能自動完成。不需要催促,也不需要提醒,他就可以獲得滿分的兩倍。比如說八個行動,本來一個行動得一分,總分八分。但是只要自覺完成,就能得到16分。
其實,這就是在鼓勵孩子全部執行到位后,就會得到額外的獎勵。這個獎勵不再是一分兩分,而是整整多出一倍。這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動力。使用這種積分獎勵的方式就包括了晨起清單,寫作業清單,睡前清單。然后,關于閱讀和背單詞,你也可以在后面備注你給予孩子的特殊獎勵。這些都是可以根據你們家的特殊情況來確定的。
第二個表格就是積分的使用情況。像一些我們想限制孩子做的事情,比如說孩子玩手機,看電視。我們就可以讓孩子通過積分兌換來進行使用,因為孩子每天都有積分的積累。那是他辛辛苦苦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得到的積分獎勵,他現在玩手機看電視。就需要消耗他所積累的積分。在他玩手機之前,他就會進行思考,我是要在現在玩游戲呢,還是要在周末積攢更多的零花錢買自己心愛的東西呢?或者是現在玩一下,然后再努力的積攢更多的積分,這樣就把玩手機看電視的權限轉化為激發它更好的執行清單的動力,這樣比起我們平時對于孩子的強制限制會有更多的好處。因為通過使用積分,讓孩子知道只有積攢更多的積分,才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對于使用時間的限制也能進行自主的選擇,或者是做到適當的自我控制。
第三個表格就是特別注意的事項。上面標注的黑心其實和懲罰的效果差不多,我一直都不太提倡懲罰。因為懲罰不能帶來正面的引導,所以制定黑心的時候需要特別的注意。而且,具體的事項不要列太多,只列出一些你實在忍受不了的行為,對于孩子進行適當的監管就可以了。
第四個就是額外的積分。這些額外的積分就是你想鼓勵孩子去做的事情,關于這部分會在驅動力板塊再進行詳細的講解。把這些細則都寫清楚,就可以給孩子每一天都做積分記錄了。一定要記得給孩子每一天都進行記錄,不能因為孩子哪一天表現不夠積極。或者態度消極就不持續記錄。
特別是爸爸媽媽給孩子做積分記錄的時候,也需要給孩子做一些暗示,比如說記錄積分的時候,孩子表現出無所謂的情緒。爸爸媽媽不能也一樣情緒低落,甚至是埋怨孩子執行不到位。你應該表現出一定的熱情,這個熱情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由衷的去發現。咦,今天還不錯嘛,早起有兩個沒完成,得了六分作業,雖然磨蹭一些,但是還是使用了番茄鐘。作業前的準備工作也做得不錯,得了五分。睡前的準備也很順利,拿到了七分。那明天繼續,每天都有積分。準確的說給孩子積分也是在刻意練習,爸爸媽媽發現孩子閃光點的工具。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爸爸媽媽看自己家的孩子通常都在看缺點。
孩子進步的地方,一個都看不到,哪怕看到了也會立刻來個神轉折。但是他這里沒做好,那里沒做好。如果你老是盯著孩子的這些缺點。孩子怎么可能進步呢?你給孩子積分的時候,就是要看孩子的優點。哪怕那些優點是每天的兩分三分,也是孩子行動的成果。只要你每天都認真的記錄,孩子也會更認真的對待你給他的積分。他才會有動力去掙更多的積分。
假如說你一使用積分表,你就覺得孩子應該得到滿分,這個想法其實非常的危險。沒有什么東西是可以讓你的孩子來一個徹底的大轉變的習慣,需要慢慢的培養。重要的是,你對孩子有信心,有耐心,你越是重視這張積分表,越是每天記錄,孩子的感覺就會慢慢的跟上來。千萬不要記錄兩天,看見孩子執行的情況不好,就立刻停止了。
有的媽媽跑來問我,為什么我使用積分表沒用?說真的,不是積分表沒用,而是你沒認真的用。有的時候,我真的很想問爸爸媽媽,這個時候到底你是孩子的引路人?還是孩子是你的引路人呢?孩子一旦沒有表現好,你就放棄了。你憑什么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呢?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使用積分表,都是家長放棄使用快過孩子的。孩子還有興致執行積分表的時候,家長不是忘記,就是急于求成。有的媽媽說我用了三天的積分表。孩子還是沒有改變,你可以反過來想一想,孩子的壞習慣是三天養成的嗎?你只要這樣想一想,你就能明白,現在改正孩子的壞習慣需要你多一點耐心。讓孩子有時間慢慢的改變,你可以把積分表看成一種親子游戲。爸爸媽媽認真的配合,從一開始就嚴格的執行,假如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的積極性很快就會消失了,最后就變成了形同虛設,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我們來做一個簡短的總結:
第一、積分表是你跟孩子對于具體的行動執行情況的記錄標準。有明確的數據記錄會讓孩子有持續的行動力;
第二、積分表上加上一個文件袋,立刻就能反復的使用,簡單方便;
第三、想讓孩子有持續的行動力,爸爸媽媽持續的記錄引領非常的重要。
記住,你才是孩子的領路人,好的,以上就是本節的所有內容。你聽完之后就可以制作積分表,立刻跟孩子一起體驗積分表的好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