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力是一種習慣,而習慣要從小培養,抓得越早,后面的效果就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和書籍,可是孩子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家長要告訴孩子,想換書 可以,但是可以給媽媽講講這本書的意思嗎?每次給孩子玩具也不要超過兩到三個,玩完這些放回原處再拿別的玩具。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這是眾多家長們問得最多的問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現在學習上,上課不注意聽講或走神,寫作業時三心二意,邊做邊玩, 總要寫到很晚,沒有家長陪著就寫不完等等。那么,孩子為什么會注意力不集中呢?我們的父母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

方法一: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
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并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我在教育機構擔任小學一對一特聘教師,很明顯感受到,父母重視教育方法的小學二年級的孩子,遠遠比一般家庭,小學五年級的孩子更加會學習,效率更高。
方法二: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
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方法三:要盡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
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人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可以準備好計時器,沙漏之類的工具,讓寶貝有一個時間觀念。
方法四:大聲讀書有利于訓練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我當時給孩子建議的是讀一篇成語故事,用時10分鐘左右,另外跟讀英語句子,也是10分鐘左右。效果非常顯著。

方法五:營造一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簡潔。孩子們都喜歡顏色鮮艷、圖案精美、功能多樣的鉛筆盒,功能則應該越簡單越好,鉛筆和橡皮也要造型簡單,功能單一,避免孩子把它們當作玩具來玩;孩子的書房也要收拾得簡潔明快,幼年的玩具要收起來,不要放在顯眼的地方;孩子學習的時候,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此外,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光線柔和適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為孩子創設安靜、整潔的環境。
方法六: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和書籍,可是孩子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

方法七: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不要放音樂。
方法八: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游戲,并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
你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
方法九: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錯誤,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后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可以給予紅五星獎勵或打分。也可以玩玩華容道,七巧板,九宮環,一些益智類的玩具。
方法十:采用盯點法可以隨時訓練的。
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著某個點和物體看上幾分鐘就可以的,還可以采用舒爾特訓練法。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專業、最普及、最簡單的訓練法。
對于注意力不集中,很多父母在生活中不注意,反映在學習上才開始著急。所以,對于孩子注意力的培養抓得越早越好。孩子的早期教育不是學習ABCD,而是意志品質、性格及注意力的培養。
以上來源于我這幾年做一對一輔導的心得體會,我一對一帶教的學生有的已經出國了,有的讀私立了,考公立學校的那幾個孩子成功考入一線城市頂尖的公立學校。
以上所得,談不上嘔心瀝血,也算得上畢生所得。有意愿的可以私信我交流。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各位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