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會有他的長處,我的孩子高俊杰在學校這幾年的教育中,學科成績比較優秀,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此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培育,感謝同學們對他的幫助,和良好的影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們認為,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
1.給孩子鼓勵,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是一件艱苦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搞笑的事。我的孩子智力很一般,有時候聽他說,這么難、我學不會、我不參加、我做不好,別人會笑話我等消極的語言。我們給他講了很多名人成長的故事,問他長大想做什么,他說,做電腦程序員、宇宙員,我們告訴他程序員、宇宙員是需要很多知識的,語文,數學都是基礎,還有外語,如果你語言不通,怎么辦呢?于是他覺得務必學習,才能實現愿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們盡量把學習的資料運用到生活和游戲中,讓他感到很多的樂趣,他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都會表揚他,表現不錯!很有進步!這個主意太好了!想象力真棒!你能夠當爸爸媽媽的老師了等等,讓他很高興,覺得很有成就感,做的不夠好的,我們會鼓勵他說:相信下次會做的更好。
尊重和引導孩子的興趣,不斷鼓勵孩子,孩子有了興趣,有了信心,學什么都會變得容易起來。
2.用心配合學校,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按照學校的有關要求,配合學校的安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學校要求家長每一天簽字是很有道理的,這是督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聯系學校與家庭的一個互動的平臺,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校的安排,學習資料,學習進度,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的不好?因此,我們在家都會嚴格監督和協助孩子完成作業,并仔細檢查孩子的完成狀況,幫助他查缺補漏,對不懂得給他講解,對出錯的讓他強化改正,與孩子一起分享老師的表揚,告訴他要再接再厲,與孩子一起分析表現不好的地方,告訴他為什么那樣做不好,以后該怎樣做。
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督促,需要引導,讓孩子養成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課后復習,認真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有幸和大家交流一下平時指導孩子自學的方法感到很高興,小學是孩子一生學習的起始階段,很顯然,這個時段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一個知識從無到有,從有到逐漸加大面的過程,很多人都明白小孩的好奇心很強,什么都想問個為什么?這個時候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去弄清楚問題這過程的興趣,孩子的提問,疑惑、明白的能夠用搞笑的比喻或故事來回答,不清楚的能夠暫緩回答,比如說容我思考一下,或查一下資料等,千萬不要輕易的回答不明白,別煩,因為這樣會打斷孩子的興趣,使之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孩子想明白的由于遭到拒絕而變得不想多問了,孩子對去弄清楚問題的興趣培養起來了,你會覺得做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很簡單,因為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自主學習的重要一面,沒有章法毫無頭緒的學習,會使你很被動。因此,平時我也很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逐漸引導孩子在時間上的安排,比如背誦的時間放在早飯前,做作業的時間放在早飯后或晚飯前,閱讀的時間放在睡覺前,孩子很配合使我引導很得力。此刻的他作業沒有完成,偶爾我們叫他先吃好晚飯后再繼續做時,他都會請求我們等他一會兒,我也覺得有一點道理,一篇作文,一道題目思考到一半,突然停止肯定不利于今后的學習。小孩都有頑皮的一面,有時也會因為要玩而出現作業拖拉現象,我會適時的微笑提醒,對于偶爾濫看電視或玩電腦游戲的他一旦被我發現絕不縱容,他的懇求是毫無商量的余地。
引導孩子遇到有些問題時,讓他自己先思考,是我教育兒子的另一方面,最好的結果是由他的嘴巴說出答案或親手完成。他做錯時,我會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理由是什么?怎樣想的?我絕不會罵他,相反我還會表揚他,然后再告訴他正確的思考方式,如果對孩子有些問題的提問總是直接回答,表面上看是幫助孩子學到了知識,孩子也簡單了,而在我看來,不見得對每個孩子都是好事,時間長了,有些孩子會產生依賴性,不肯動腦筋,遇到問題就問人,這樣對培養孩子愛動腦筋很不利。
孩子的學習是多方共同努力的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就應操之過急而就應思考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況,給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