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位很久沒見面的朋友問我,怎么會當上攝影師了?
我調侃道:上天給了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要用它來為你們留下匆匆而過的光陰。
這當然只是一句玩笑。但仔細想想,其實不少人也問過我這個問題,那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
小時候很喜歡畫畫。爺爺在他們那一代是個小有名氣的建筑師,我爸爸是中學美術老師,家里還有兩個畫畫很厲害的哥哥。大概是從小有這樣的氛圍和環境,我對美學一直饒有興趣。
但我畫得并不好,高中選專業似乎也沒有想過要藝考。我爸媽也從來不管我學習上的事情,從小到大我就是按部就班地學習語數英,平平無奇,但也算勤奮自律。
上學的時候,可以早上5點半起床背新概念英語,以至于后來上大學,英語順理成章地成了我的專業。大學四年拿了國家獎學金,也過了專業八級所謂的“敲門磚”,因為成績不錯加上大學綜合能力也得到發展,畢業也拿了個優秀畢業生。
稱不上是學霸,但跟同學和工作后的同事上司關系維系得都不錯。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我積累了一些人脈。
結婚生娃后因為家庭關系沒有繼續上班,拍照曬娃成了我的日常分享,持續上癮,日漸發現我發的照片有很多人點贊,很有很多的贊賞。在大家的點贊和認可中逐漸發展了對攝影的熱愛和自信。
有多熱愛呢?帶娃的那段時間,可以不午睡,利用休息的時間來學習關于攝影的專業知識;晚上哄完孩子,可以不刷手機而去看更多關于攝影歷史類的書籍;可以不買化妝品護膚品不購物,但是看到喜歡的畫冊想看的書會不猶豫就買下來;可以一個人帶娃出去玩,給他們拍照,記錄很多美好的瞬間而全然不知疲倦;可以早上5點多起床去拍關于清晨的一切;可以在各種等人的間隙中看攝影類的文章;拍照過程中并不是都一帆風順,會不斷受到各種挫敗感,會有拍得不好得時候,也會有自己的創作瓶勁期,為了繼續拍下去,需要不斷克服調整自己的心態。
我并不是一個很會營銷的攝影師,性格偏安靜,喜歡拍照始于發現攝影對于我的意義,可以表達自己,可以慢慢學會跟自己獨處。對我來說,學會拍照就像是學會了另一種語言。而拍客片,是為了能讓自己持續奔走在熱愛里。我愿意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圈去學習和進步,不斷地去做嘗試。
歸根到底,攝影只是工具,能夠找到讓自己感覺舒適的方式去生活才是目的。
總結一句,想要成全自己,離不開以下三點
1. 自律:始終很清晰對自我的要求并力求做到如此;
2.保持學習的熱情:保持你的好奇心。世界上最可怕的是無知卻不自知,無知卻不求
3.堅持:持續在一個領域深耕研究,每天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日漸積累,你就會取得進步并收獲一個領域的正向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