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一個家庭就像是在開一家公司,而家庭想要發展良好,出現正向增長,就需要像公司一樣,去做規劃和戰略管理。
什么是戰略管理?戰是方向,略是放棄。
懂得如何設置目標和方向,學會舍棄不必要的事物,一個家庭才有定力、有路徑、有取舍,孩子的成長才會更安全和健康。
去年到今年,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對教育進行規范和整頓,大家最熟知的就是:“雙減”和《家庭教育促進法》。
在我看來,這兩項政策都在提醒家長和教育從業者,教育要回到原點、回到初心。
今天我想從戰略管理的角度去說說如何去做家庭教育。
一戰:先成人再成才
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把孩子的能力培養放在首位,報各種培訓班、學習各種才藝。
而在這些優秀才能之下的基礎就是要先成為一個人。
一個完整獨立的人,首先身體和心理要健康,有強健的體魄、積極向上的心,其次是有自理能力能夠獨立生活的,最后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
而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的就是這些打基礎的事情。
二戰:先有關系再有技術
親子關系,是生命之初面對的第一層關系。此后的人際關系,大都是親子關系的衍生。更重要的是,好的親子關系是教育的前提。
關系就像一條通道,只有暢通無阻才能有效傳遞信息。
而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和培養,就是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三戰:先育己再育兒
父母就是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
孩子最初對世界的認知,以及日后慢慢形成的習慣、性格和行為,最初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
所以,身教大于言傳,當父母做好自己的時候,孩子自然會成為好孩子。
同時,我更想說的是,孩子的發展的天花板是父母的格局,只有父母有開闊的視野和豐富宏大的認知體系,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一略:放棄執念和比較
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各有各的天賦和特長,同時也存在短板和缺陷。
家長要做的不是拿孩子的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比,而是要拿著放大鏡去找孩子的優點,并且鼓勵和引導孩子去發揮天賦,建立自信心和行動力。
另外,孩子不是父母的影子,也不是實現父母愿望的工具,要讓孩子去成為最好的他自己。
二略:放棄評判和定義
每個人生下來都本自具足,都有無限的可能,但是在后來的生活中被貼上了太多的標簽和定義,從而被束縛在一個很小的空間里,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
而家長一定要知道的是,不隨意評判孩子、不要給孩子下定義,尤其是否定和負面的信息!
看見孩子,是要看見孩子真實的樣子,如實表達并進行正向的引導,最佳的方式去把負面的信息進行重新定義,教孩子用積極的思維方式去面對任何問題。
最后的話
以上五條我總結為“三戰二略法”,這幾點不僅僅針對家庭教育的運用,在任何組織中同樣適用。
《孫子兵法·謀攻》中有一句話:上下同欲者勝。這個“欲”也可以理解為戰略。
當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共同的學習成長目標,相互幫助和促進,接納和理解,在一個充滿愛的同頻場域下,還有什么困難和問題解決不了呢?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孩子永遠不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他們只會成為你的樣子。
微光家庭教育公益群正在招募中,歡迎愛學習和成長的家長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