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對“性”的研究曾是“禁區”,進入世紀年代后有了一些關于青少年性心理情況的調查。學者楊雄在相隔年的時間里,對上海、武漢等地具有同一特征的城市青少年進行了縱向的青春期調查研究。研究發現,青少年的性生理發育繼續提前,性心理漸趨成熟,但是性心理成熟和性生理成熟之間還是存在差距,其性價值觀更加開放和寬容。
經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調查,我國青少年性發育情況有如下改變:青少年性生理發育前移。(1)如女孩月經初潮和男孩首次射精分別提前1-2歲。(2)性心理發育前傾。性沖動、初次手淫、初次性夢幻想接觸異性身體在13-15歲。(3)性行為低齡化。14至16歲即開始有異性交往,13%有異性約會,8%自稱有戀人。(4)性失誤呈上升均勢。近幾年統計,青少年在性方面的違法犯罪己占同類案犯的46%以上。(5)性知識普遍缺乏。71%的男女青少年對月經初潮和首次射精沒有心理準備,對自身出現的性沖動和手淫現象無知。
近年來我國各地有關高中生性相關健康危險行為的調查報告逐步增多。2002年余小鳴在對北京和天津兩座城市2532名高中學生性行為的現況研究發現,全部調查對象中承認有過性交行為的有人68人,占2.74%。在調查的前3個月內性交行為的發生率為1.6%。2003年彭寧寧等在對上海市高中學生進行危險行為現狀調查發現,6194名高中生曾發生性行為的比例為2.3%。既往區域性調查結果顯示,高中生性行為發生情況基本維持在這一水平或稍高。
在2009年4月,由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以及北京大學人口所聯合發布的《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査報告》中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15至19歲的青少年當中,有8%的女孩有過性經歷在這些女孩中的21.4%人有過懷孕經歷,4.9%的人則有過多次懷孕經歷。在我國,青少年未婚懷孕發生率越來愈髙,年齡也越來越小齡化。更讓人痛心的是,這些懷孕的女孩大多數缺乏對性知識的基本了解,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女孩來月經就意味著有了生育能力。有的女孩懷孕后,因為怕學校和家長知道,不敢去正規的大醫院處理,往往選擇一些黑診所做流產手術或者自己買藥來吃,而這樣的結果,有可能造成大出血,甚至會危及生命。
由此可見,對性的無知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不僅在身體上給青少年造成損害,在心理上也給這些“少女媽媽”帶來了一生都無法承受的痛苦。這些到底是孩子的放縱行為造成的還是家長沒有及時給與孩子正確的教育與引導造成的?少女媽媽究竟是誰的過錯?這值得家長思考。,及時幫助高中生了解性知識,認識兩性關系,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增強責任意識,不僅是家長和學校的責任,也應引起社會各方面的注意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