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家庭教育的一點感想
提到家庭教育,人們總是想到一些學校教育之外的耳熟能詳的建議,比如說在生活中要給子女應有的尊重和自由;家庭中要有民主的氣氛;要培養子女獨立自主的能力;根據其愛好加以培養,不能管的太嚴太死;不可只注重考試成績,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積極培養子女的課外興趣,要懂音樂、會繪畫、能唱歌、善跳舞、會朗讀、可演講,全面發展,如此等等,這當然是好的建議,可以提高子女的社會適應能力,今后在激勵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這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必須。
如同學校教育不能只注重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一樣,其實家庭教育的重點是教育子女如何去生活,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尊敬長輩,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教會子女要懂得知足,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學會以誠交友,明辨是非。學會承受壓力,吃苦耐勞,接受失敗,調整心態,樂觀向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往往在出身社會后的社會適應能力上表現出來。這就說有時候“情商”要比“智商”更為重要。而情商的培養,家庭教育是決定性因素。比如說家庭和睦的子女更樂觀開朗,易于接近,交友廣泛;父母興趣廣泛,熱愛讀書的子女往往是見識廣,知識淵博;相反很多單親家庭子女的行為成為當今校園以至社會重要的不穩定因素。
總的來說父母應該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自身的修為,因為其耳濡目染地影響到了子女的人格形成,為人父母,和睦相處,吃苦耐勞,關愛長輩,與人為善,誠以待人,多學博聞,戒賭禁毒,以身作則,給子女一個好的榜樣,莫要舍本而逐末,要知道婚姻家庭就是子女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