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只準你們大人玩?就不準我玩?”
– 1 –
我見過一個孩子,花了40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解鎖媽媽的手機。
一開始,我并沒發現這對母子有異常。他們剛好坐在我對面,男孩穿著足球服,媽媽手里拎著培訓教材,看來是要帶孩子去上補習班。
– 2 –
一對激烈的目光,讓我放下了手機。兒子眼直勾勾地看著旁邊的母親,充滿了討厭、憤怒、堅持;母親眼神目視前方,眼中寫滿了“老娘知道你想干嘛,沒用! ”的潛臺詞,將手機抓得更緊了。
眼神斗不過,只能來點直接的了。趁母親不注意,兒子立馬搶過手機,內心一陣竊喜。開心不過一秒,因為解鎖不通過,孩子又陷入更深的憤怒。而后又瞅了一眼母親。
試了很多遍,還是沒能解鎖。沒辦法了,只能用母親的指紋來解鎖了。這一次,他加大了力氣,拉著母親的手一遍一遍往手機指紋區送。母親咬著牙,鼓著一股氣,愣是沒讓他得逞。
眼神試探沒用,自己解鎖無果,母親指紋送不上去……只剩最后一招了。
“哭天搶地。”
– 3 –
“你解鎖啊?干嘛不解開?”
“為什么不給我玩?”
“為什么只準你們大人玩?就不準我玩?”
孩子終于抑制不住心里的憤怒,朝母親吼了起來,因為太激動,傳出來的聲音都是抖的。言語間還捶打著母親的手跟身子。地鐵里很多人,母親臉都漲紅了,但還是鐵了心不給兒子玩手機。
……
– 4 –
這應該是現在比較常見的現象吧。與很多媽媽一樣,這位母親不懂如何勸說兒子,不知道怎么處理自己與兒子之間的關系,甚至不懂她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教育意義。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沒有選擇出生的權利,也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作為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來的父母,有責任與義務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這應該是自發的,自愿的,自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