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許耀文
“寶貝你真棒,來,獎勵你一個小貼紙!”在城陽區夏莊街道一個特殊的核酸檢測點,每當一位小朋友做完核酸檢測,志愿者就會對小朋友表示鼓勵,并貼上貼紙。
3月17日,城陽區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全面展開,廣大黨員干部、志愿者聞令而動,勇敢逆行,攜手凝聚抗疫合力。早上7點開始,城陽區夏莊街道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核酸檢測點開始了這一輪的檢測工作。與其他檢測點不同,在這里有一群“星星的孩子”。
“與普通的小朋友相比,我們的孩子可能會更敏感一些,看到醫生和護士會更‘淘氣’,有哭鬧、咬斷棉棒、抓撓的行為。” 以琳康復中心的行政總監聶文琰介紹道,這一檢測點是夏莊街道專門為以琳康復中心的自閉癥兒童群體開辟的“綠色通道”,能覆蓋中心的所有教職員工、兒童及家長,以及周邊社區的流動人員,總人數多達2000余人。
中午11點,來檢測的人少了一些,但沒有一個醫護人員與志愿者去吃飯休息,依舊保持著工作狀態,“由于孩子們上午要上網課,上午11點半之后會有一大批孩子來做檢測,所以醫護工作者和志愿者在午休時間反而會更忙碌,基本到下午兩點才有時間輪班休息。”
門口引導的,維持秩序的,幫助醫護人員準備工具的,后續收尾的……聶文琰向記者介紹,當檢測任務下達后,志愿者們搶著參與,主動承擔工作,而且配合默契,保證了核酸檢測的有序進行。
“今天外面降溫又下雨,我本來想找個志愿者替一下現在在門口引導的那位老師,但她說,各有各的工作,這沒什么,一直堅守在那里。而且有些需要上網課的老師課后都積極參與進來,想要替自己的伙伴分擔一些工作。”聶文琰說道。
檢測點安排在以琳康復中心的兩個食堂內,原本放置了不少的桌椅。在每次全員檢測當天,志愿者們不到6點就到崗到位,進行場地布置等準備工作。檢測時,有人熟練的引導待檢人員十人成隊并保持一米距離,有人幫助家長安撫小朋友的情緒,還有人負責發放核酸檢測貼紙,同時會給完成檢測的小朋友送上鼓勵。
“看到他們的身影,我覺著我也不能閑著!”在眾多忙碌的身影中,來自南京的任紅十分“特殊”。她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來當地進行自閉癥兒童教育工作考察的她因為疫情被困在了這里,“我是2月28日來青島出差的,結果沒幾天青島就出現疫情了,我的計劃都被打亂了。后來在以琳參加首輪核酸檢測的時候,現場的志愿者們十分感染我,我覺著作為一名老師,我也應該盡我所能做點什么,于是我就跟以琳的老師溝通,成為了這里的志愿者,積極參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外面陰雨連綿,但志愿者的熱情似火。
任紅告訴記者,雖然在檢測點需要全員佩戴口罩,但在跟小朋友說“你真棒”時,老師們都會面帶微笑,并豎起鼓勵的大拇指,“第一次全員核酸的時候,因為害怕而哭鬧的孩子挺多的,我們就會給孩子做示范,鼓勵他們,還會給他們準備小貼紙作為獎勵。現在到了第三輪,哭鬧的孩子越來越少了,真替孩子們的進步感到高興。”
任紅(左二)幫助家長安撫做核酸的小朋友
任紅(右一)
“應對疫情,我們做足了準備。”說到防疫安排,聶文琰告訴記者,這一次的疫情發生后,以琳很快就進入了特殊時期的防疫狀態。“一開始市里并沒有通知轉上網課,但是以琳很早就做了預案和籌備。當市里通知開始上網課時,孩子們的課程完全沒有受影響。”
“3月17日是城陽區的第三輪全員核酸,但對于以琳來說,已經是第四輪了。” 聶文琰表示,早在3月9日,以琳康復中心就已經為全校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做過一輪核酸檢測。自疫情開始,以琳康復中心的防疫訓練就從未中斷過,針對孩子們面部敏感、洗手消殺等問題,對孩子們做了許多引導,在家長的幫助下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做完核酸檢測的小朋友向記者比“耶”(為保護“星星的孩子”們的隱私,我們遮起孩子們可愛的笑臉)
“我是第一次做志愿者,還是給星星的孩子們做志愿者。這一次的經歷對我來說十分特殊,相信以后對我的教育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任紅表示,“等疫情之后我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青島的生活,了解一下青島,在以琳再做一段時間的志愿者,給孩子們服務,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