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霸家長說不用管孩子學習,你要明白這個學霸現在是什么階段。
這么跟你說吧,如果學霸說自己是小學高年級(五六年級)或者初中和高中,這話有可能是真的。因為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的小學一二三年級的時候,家長只需要做好那個階段的工作,當孩子已經把習慣養好了,自然就不需要陪了。所以低年級的陪讀作業,就是為了以后即使家長不陪,孩子也能保質保量完成。所以,當你去和學霸家長交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學霸的階段,高段的學霸壓根不需要陪作業,所以做家長的才感覺自己沒怎么管孩子學習。
第二,不用管孩子學習,可能還有別的意思。
人家學霸媽媽認為的“不用管”,可能只是不用管孩子本身要學習的知識內容,但是學霸媽媽對于孩子現在的強勢學科、弱勢學科,孩子的學習的特點,孩子各科科任老師的姓名、年齡、性格、教學特征門兒清,并且還清楚地知道孩子與學科老師之間的磨合程度。而不是普通媽媽所理解的“不用管”,就是孩子學啥不知道,孩子學習習慣啥樣不知道,各科科任老師名字都叫不上來。
第三,學霸媽媽的“不用管”可能是一種科學的教養方式,而不是普通人理解的“撒手不管”。
學習是誰的事情?孩子的事情。老師是干嘛的?傳遞學校知識的。家長是做什么的?做好家庭教育的。所以,如果是家庭領域,家長管孩子無可厚非,但一旦涉及到知識領域,那就是要借助老師的力量啊!在知識學習上,家長只需要找到好的老師,讓他們去好好把知識傳授給老師,那家長確實是不會在孩子的知識上費多少心。所以,這可能就是學霸媽媽理解的“不用管”吧。
第四,家長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然后適當地引導孩子,但同時你也要學會“閉眼”和“閉嘴”,因為錯誤的引導比不引導更可怕。
如果你本身是個小學語文老師,你在孩子小學的時候引導一下語文本學科,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孩子如果已經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了,那你就該閉嘴了,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如果孩子專注力不夠,那就讓孩子學習專注力的課程;如果記憶力不夠好,那就學習記憶法(切記:記憶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刻意練習”);如果孩子思維能力不好,那學習一下思維導圖就好了……孩子的教育不就是一個“家長來找茬”的游戲么?找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孩子就教育好了。而你忽視問題,小問題變大問題,最終難以解決,孩子就長歪了。
現在的情況是,養孩子是個系統工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學校教育做的太多,而家庭教育做的太少,而太多的家長自以為給孩子報了無數的培訓班或者買了無數的教輔,就是給管好了孩子了,其實不是。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幫助孩子養好習慣,善于借助老師的力量,這才能科學養育,輕松地讓孩子變成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