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正陽門下的小女人》在電視臺首播之后,還在不斷重播,看過這部電視劇的觀眾都知道,電視劇開頭講述了女主人公徐慧貞婚姻失敗后,獨自接管了一家小酒館,但就在生意紅紅火火的時候,遇到了公私合營。她響應政府號召,小酒館順利完成了公私合營改造。徐慧貞擔任私方經理,代表政府的范金有擔任公方經理。但范金有不懂得經營之道,缺乏做生意的頭腦,只會面孔朝南、耀武揚威,擺出一副領導干部的樣子。結果可想而知,小酒館被他經營得一度瀕臨破產倒閉。最后范金有還算有點自知之明,請教徐慧貞,按照徐慧貞的思路經營,這才挽救了局面。

電視劇片頭
這家小酒館是上世紀五十年公私合營的一個縮影。上世紀五十年代,發生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即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對農業、手工業改造主要是通過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變私有制為公有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主要采取的是“公私合營”的方式,逐步變私有制為公有制。徐慧貞的小酒館屬于資本主義工商業,因此走的是“公私合營”改造。1954年9月2日,政務院通過了《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條例規定,對資本主義企業實行公私合營,應當根據國家的需要、企業改造的可能和資本家的自愿。這一點,電視劇中寫的很真實,徐慧貞的確是自愿積極配合改造的。
其次,《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還規定,合營企業中,社會主義成份居領導地位,私人股份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這一點也很真實,公方經理范金有是主要領導,私方經理徐慧貞是被領導。關于電視劇中,外行的公方經理領導內行的私方經理,有對但也不全對,對于電視劇中小酒館來說可能是真實的,當時缺少專業人才,管理人才,的確有外行干部派去做公方經理的,但對于有些規模的企業來說,派出去的公方經理,也有相當多的內行的。
關于公私合營之后各方利益,《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規定,合營企業的盈余,在依法繳納所得稅后的余額,應當就企業公積金、企業獎勵金和股東股息紅利三個方面,加以合理分配。股東的股息紅利,加上董事、經理和廠長等人的酬勞金,可占全年盈余總額的25%左右。但這一點要是碰上范金有這樣的公方經理,不但不懂經營,還要瞎指揮,那么大家只好喝西北風。
公私合營最大的好處是碰到經濟蕭條時,由國家支撐,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了。但弊端也有,就是在該進取的時候求穩,懼怕風險,對市場缺少靈敏的嗅覺,反應遲鈍。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從1953年開始,到1956年結束,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系形成,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