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成績是不應該家長心情的晴雨表,4件事情千萬不要做
孩子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檢驗他們學習成果最好的方式就是成績,面對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很多課堂已經開始了各種大小階段考,父母拿到成績之后就會知道他們現在的學習情況。
大部分家長永遠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不滿意的,因為對他們的期待都很高,但成績卻往往并不盡如人意。
當發現了孩子學習成績下滑之后,父母們要做的并不僅僅是嘮叨或者是責備,因為這樣并不能徹底地解決問題,想要真正地幫助孩子提升成績需要的是更好的方法和手段。
對于注重教育的中國家庭來說,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很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好地反映他們學習近況的方式,現行教育制度就是不允許孩子成績不好,因為那有可能代表著孩子學習效率不高,甚至會影響他們將來的升學。
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是家長心情的晴雨表,但事實上現階段學習不好并不代表孩子沒有好的將來,往往是因為父母的過度焦慮從而導致了孩子壓力過大,不僅對學習成績沒有好處反而會加重失敗的程度。
家長不能將孩子的學習成績當成是衡量他們品格的標準,覺得學習好了什么都說好的,學習不好孩子就沒有優點,這樣只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從而讓他們對自己產生錯誤的認知,以成績來衡量自我,甚至會否定自我。
如果家長對孩子傳達的就是“只管學習,其他不用操心”表面上看是給孩子減輕心理負擔,但其實是在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不自知。
孩子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學習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要從與父母的相處中,或者是生活中獲得自我價值感和成就感,家長不應該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成績上。

當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的時候,4件事情父母堅決不可以做:
1. 打擊孩子
不要認為只有責罵或者打擊才會讓孩子有奮起直追的動力,甚至是孩子做任何學習之外的事情,家長只會不斷地否定,從來不想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把學習這件事變成了一件很功利的事情,讓孩子覺得只有通過學習成績才能體現價值,其他方面都一文不值。
如果父母總是在學習之外的事情打擊或者批評孩子,不僅不利于他們樹立信心,而且對于全面發展來說更是有害無利。
2. 持續否定
孩子學習成績一下滑就忙著否定他們,直接說“就是因為你不聽話”“就是因為你愛玩游戲”把所有自己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全部歸因在學習成績上,這樣只會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反感,不會增加興趣。
批評也要講究證據和道理,不能想當然,孩子年紀在增加,他們對于邏輯的思考能力也會不斷上升,小的時候可能還會聽信父母毫無根據的理由或者是責備,但是等他們年紀大了一些之后,這些理由可能就不管用了,父母要尊重孩子,更要給他們有理有據的說服理由,而不是隨便什么事情都和學習掛鉤。
孩子可能在其他事情上做了很多努力,如果只是因為成績而否認他們其實是非常大的打擊。
即使是在學習上家長也不應該成績不好而將之前孩子的努力都視為不存在,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挫敗感。

3. 羞辱孩子
不要認為激將法是管用的,尤其是對于孩子來說,錯誤的激將方式只會讓他們更加自卑而不會變得自信。
強大的學習動力不是靠羞辱或者諷刺而激發出來的,這個方法不僅對孩子沒有用,反而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行,從而在學習的道路上變得更加逃避和畏縮。
不可否認自尊心強的孩子在聽到家長的諷刺或者羞辱之后能夠有更強大的動力去奮起直追,但是大多數的孩子還是會因為父母的嘲笑而變得更加膽小。
4. 威脅
如果家長用威脅的方式去試圖讓孩子變得更好,結果也大多會是以失敗收場,孩子因為害怕家長的懲罰手段而被動地學習,這樣不會有真正的進步,學習的內驅力沒有被調動起來,其他一切都是假象。
盡管短時間內孩子的學習情況會有所好轉,但這種情況也不會長久。
打擊,否定,威脅,嘲諷這些負面手段都不會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動力,更不會真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那么如何做才能夠在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的時候真正地幫助到他們呢?
1. 不帶評判能找到原因
想要解決問題,就要找到導致問題的真正原因,這個過程需要父母不帶評判的眼光去客觀地看待這件事。
父母不要去做告知孩子原因的人,關鍵是要成為與他們一起共同去尋找原因的伙伴。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需要解決很多的內心沖突,他們需要的是并肩作戰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評判者。
造成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家長不可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就能夠給出準確而清晰的評判。
當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的時候,父母需要站在支持者的立場上,就像人摔倒,需要的是站在身邊人攙扶一把而不是站在旁邊責備他們為什么會摔倒。
孩子希望當他們受挫的時候父母能夠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2. 解決擔憂
大道理可能從小孩子已經聽夠了,他們需要的是父母能夠切實地拿出解決方案來幫助他們,所以要實事求是地找出問題所在,拿出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法,而不是講道理。
家長更不能直接把自己的焦慮和擔心轉移到孩子身上,而是幫助他們學會解決問題和焦慮。
3. 做出心理假設
當孩子學習成績下滑之后,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拿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畢竟解鈴還須系鈴人,孩子的問題他們自己的方法可能更有效。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做出強大的心理建設,他們內心的傷害和挫敗需要家長的鼓勵才能重新恢復到正常的狀態中。
即使是最壞的結果,在其中也會有積極的方面,在其中累積經驗,爭取下一次成功,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都是家長能夠做到的。
成績下滑未必就是壞事,能夠從不好的結果中學會總結經驗教訓,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寶貴的一課,父母也要學會在消極事件中學會尋找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