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高清,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色999日韩自偷自拍美女

青少年心理教育

3歲前的孩子需要依戀,家長應該及時滿足其生理需要;

3-12歲的孩子需要規矩,家長應該堅定地對其說“不”;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選擇權,家長應該耐心地將其當作朋友……

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通過接觸大量案例,經過多年的偵查實踐發現:人在成年后的行為和心理,都是過去經歷中的一個表現、一種折射,與幼時的家庭養育方式密切相關,“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

有的父母不禁要想,如何才能讓孩子眼里充滿快樂、溫暖呢?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01

0—3歲 情感撫養

0-3歲是孩子與家人一對一依戀關系的建立時期,這種依戀不斷積累直至12歲。

依戀是情感的起源,當幼兒與某人形成依戀關系后,與依戀對象在一起時他會感到愉悅;難過時,只有依戀對象的出現,幼兒才會感到安慰。依戀得到滿足時會非常快樂和放松,當人處于放松狀態時,看外界的事物就會非常快樂。

在現實生活中,李玫瑾常常遇到這樣令人痛心的案例:“不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傷害家長的行為,不用問,這樣的孩子大多在12歲以前不是由自己父母養育長大的,情感聯系并沒有形成。”

源于美國的“哭聲免疫法”曾一度風靡全球,我們國家有的年輕父母也追捧不已——孩子哭鬧時不能馬上抱起,這樣有利于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好習慣,避免養成哭鬧的習慣。

李玫瑾教授不同意這種觀點。她說,在吃喝拉撒睡不能自理的無能期,兒童只能靠哭來表達自己的痛苦,此時,家長應該立刻抱起孩子進行安撫。

長期哭鬧得不到安撫的孩子,他們內臟的自主神經系統會形成過度緊張的記憶,影響孩子的脾氣秉性。

比如,生活中有不少“路怒族”“鍵盤俠”,殊不知,他們“一點就著”的火爆脾氣,或許就源于父母的“粗放式”養育,在一歲以內自己的各種生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青少年心理教育

02

3歲—12歲 性格撫養

愛是一種營養,但不是全部,孩子從3歲開始,逐漸具有了理解和表達的能力,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期。

三歲時,家長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四歲時,家長要教會孩子等待和自律;

五歲時,家長要在誘惑訓練中教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并身體力行地示范給孩子如何與他人分享;

六歲時,孩子要在體育運動中,學會吃苦耐勞的精神。

在3歲左右,孩子的哭鬧已不是生理需要,而是心理需求。那么如何制止孩子無理的哭鬧?

哭鬧沒有用

比如孩子因為得不到手機,不能看動畫片,在家里哭鬧。此時家長的做法應該是把孩子抱進臥室,一對一笑瞇瞇地看著孩子哭鬧。

直到孩子哭累了,家長可以起身離開去拿一個熱毛巾給孩子擦擦臉,讓孩子體會到對他的愛。

待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家長再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如果媽媽想看手機,爸爸不給媽媽,媽媽就像你剛剛那樣哭鬧,好嗎?你已經長大了,有什么需求可以說出來,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李玫瑾提醒家長們,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特別要做到“四個不要”:不要罵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跟哭鬧中的孩子講道理,不要離開孩子。

“對于哭鬧中的孩子而言,家長的大道理仿佛耳邊的噪音;同樣的,若把孩子單獨留在房間里反思,相當于關禁閉,沒有絲毫的教育意義。”

鼓勵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父母的想法,與孩子建立民主的溝通模式。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到中學不愛學習,在課堂上坐不住,東張西望的,很是影響學習成績”。李玫瑾發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大多從小都是跟隨爺爺奶奶等祖輩長大的。這是因為,老人的生活沒有節奏和規律,“一會兒給孩子吃個紅薯,一會兒帶孩子去鄰居家串串門兒,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變得分散”。

早年的沒有節奏的養育會讓人在成年后對自己缺乏控制力。

如何讓四歲上下的孩子開始懂得等待和忍耐,從而培養自律意識?

有計劃地給孩子買玩具

選擇一個輕松的周末,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商場里去挑選玩具。

孩子挑好后,家長可以說:“這玩具超出我們的計劃,你知道爸爸媽媽每天為什么去上班嗎?30天才發一次工資,家里買所有東西都需要計劃,你這個玩具要120元,但是按照媽媽的預算計劃,我們只能買100元的玩具。如果今天買回家,我們下星期的菜錢就沒有了。”

“如果媽媽這個禮拜辛苦工作加加班,下周末就可以把這個玩具買回家了!”

父母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給孩子提要求,因為要加班,你要早點上床睡覺,要乖乖吃飯,收拾自己的玩具……

延遲滿足會讓孩子學會等待和忍耐。

除了買玩具,李玫瑾教授建議,孩子三歲以后,家長可以利用周末時光讓孩子坐在書桌前安靜做一件事情,可以是拼圖、繪畫等。三歲時堅持10分鐘完成一幅畫,四歲時每次堅持20分鐘,等孩子六歲上學后,就能在35分鐘的課堂時間里集中注意力。

孩子五歲起,自我管理能力和與他人分享的能力也應該逐漸養成。這時候,家長要適當利用誘惑訓練來幫助孩子形成這樣的能力。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巧克力的誘惑

準備一份孩子最喜歡的零食,比如巧克力。設計一個游戲,把巧克力分成三份,拿出其中的兩份對孩子說:“寶寶,這兩份巧克力都給你,你可以自主管理。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吃一份,明天吃另外一份,那么明天媽媽再額外獎勵你一份。”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首次掌握決定權,大多會把兩份巧克力一次吃掉,自然拿不到第三份巧克力的獎勵。

一個月后,當第二次做游戲時,孩子會吸取教訓,按照計劃品嘗巧克力,逐漸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這是媽媽對你的考驗,不要著急,長大后要學會等待”。

飯桌上的分享

自己小時候總是會在飯前準備好桌椅和碗筷,等家人都入座后,才會動筷。

父親加班不能按時就餐,母親一定會用干凈的碗筷給他單獨留一份飯菜。最好的水果也會留給不在家的家人。

父母生活中的點滴的行為會讓孩子學會如何分享。

孩子從四歲就要多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吃苦耐勞。

運動中的吃苦耐勞

孩子在跑步中會上氣不接下氣,當過了這個階段會發現沒什么不良反應,這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生活中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剛開始工作特別難,堅持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也不過如此”。

孩子在學游泳時,會非常害怕,覺得要死了,后來他會發現只要不放棄,一定能學會。

這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什么事情都是由不會到會,這個過程就是自己駕馭外界的過程,不能因為害怕就拒絕嘗試”。

青少年心理教育

03

12—18歲 人格撫養

女孩12歲、男孩14歲起,第二性征開始發育,孩子進入青春期。

面對中學生,家長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幫助孩子成長,尊重孩子的選擇權。比如,孩子進入初二后,家長就可以與孩子討論未來的職業方向,至少提供給孩子幾種未來職業選擇。在選擇的過程中進行引導,而不是粗暴式的“管”。

電視劇《少年派》中,小主角林妙妙是個正值青春期的高中學生,林妙妙在文科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數理化卻一塌糊涂。她的母親卻逼著她把所有的科目都考及格……

那么當孩子出現學習困難的時候,家長該如何引導呢?

青少年心理教育

學習困難怎么辦?

李玫瑾教授的女兒在高中階段數學成績不理想,找了一位優秀的老師為其上課,但是女兒卻直言自己數學沒有上課的價值,不如把錢花在英語和歷史上。

出于尊重女兒的意見把補習的重點放在了英語和歷史兩個科目上,最后在高考中女兒的英語成績提高了50多分。

孩子對自己有最清晰的覺察,要給予他們表達的機會,尊重孩子的節奏。

挑衣服好比找對象

李玫瑾在女兒初中時,曾用挑衣服的案例,教會女兒如何確立正確的戀愛觀。

一次,母女倆在商場里挑選衣服,走到第一家商鋪,女兒看中一件衣服,李玫瑾鼓勵她除了這件衣服,還可以到其他商鋪再看看;在不斷的逛商鋪過程中,女兒在對比中發現了其他更中意的選擇。

李玫瑾借此機會說:“找對象好比挑衣服,中學就是第一家店,如果在中學時期就‘早戀’,那很有可能看不到未來更優秀的男生了。”女兒恍然大悟,從此逐漸養成了正確的戀愛觀。

人的一生除了工作,還要有健康的身體、和美的家庭、良好的人際關系等,情感越豐富的孩子才越幸福,不要逼著孩子單純地走向成功。

養育是對孩子的心理進行投入,這種投資是無價的,通過投入讓兒童記住養育者的聲音、相貌、氣味,形成依戀,是一種無形的心理資本,是孩子未來人生道路上一筆巨大的財富。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下午6:55
下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下午7:02

相關推薦

  • 孩子總緊張焦慮癥嗎

    孩子總緊張焦慮癥嗎? 在疫情之前,有很多報道,說現在的孩子都很焦慮。 比如,上海曾有報道說在被人點到后,就會出現"跳樓、跳橋”,這樣的消息。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

    心理健康 2023年3月30日
  • 9歲孩子焦慮應該怎么辦

    9歲孩子焦慮應該怎么辦 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到,10歲的孩子的焦慮總是讓父母們焦頭爛額。 小的時候的小家伙,開始怕黑,不愿意獨自睡覺,到了三四歲,則害怕跟同學一起,出現了分離焦慮。 \…

    心理健康 2023年4月4日
  • 剛生完孩子情緒低落煩躁抑郁

    剛生完孩子,許多新手媽媽都會經歷一段情緒低落、煩躁抑郁的時期。這是正常的,因為產后身體和心理都需要時間來恢復和適應,而且育兒過程也會帶來許多新的挑戰和壓力。 隨著寶寶的到來,我們的…

    心理健康 2023年6月10日
  • 孩子經常焦慮怎么辦(小孩總是焦慮怎么回事)

    孩子經常焦慮怎么辦(小孩總是焦慮怎么回事)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

    心理健康 2022年8月12日
  • 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

    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中包括性格、情緒、智力和社交技能等多個方面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

    心理健康 2023年10月30日
  • 太早不上學

    太早不上學 上學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孩子們渴望學習,希望盡快長大成人,進入社會。然而,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早不上學。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這個話題…

    心理健康 2024年8月24日
  • 幼兒園大班不上學 去旅游

    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們,通常都是在6歲左右,正處于人生中好奇心和探索欲最強的時期。有時候,他們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想要逃離學校,比如不喜歡老師、同學或者學習內容等等。這時候,如果他們想…

    心理健康 2024年5月1日
  •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_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專家,美國國家健康學會心理事長克麗華解釋說:“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調節、人格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德行培養”五個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 01 什么是心理健…

    心理健康 2023年2月9日
  • 引起四肢麻木的原因

    引起四肢麻木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包括: 1. 流感或感冒:流感或感冒是常見的病毒感染,常常會引起四肢麻木和疼痛。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 2024年1月19日
  •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是第一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是第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認識到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是第一的重要性。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

    心理健康 2023年9月4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柱| 平原县| 永胜县| 沾益县| 四会市| 蓝田县| 保靖县| 巴彦淖尔市| 商河县| 上犹县| 基隆市| 丰都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万载县| 田林县| 师宗县| 城步| 兰州市| 隆化县| 安福县| 郸城县| 乐清市| 涟水县| 海伦市| 临海市| 溧阳市| 调兵山市| 黄山市| 晋中市| 保山市| 尤溪县| 金寨县| 大城县| 五华县| 瑞安市| 晴隆县| 奉化市| 阳东县| 武功县| 新泰市|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