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姐姐
注意,文末有福利哦!
成為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以來,我累計在網(wǎng)上發(fā)表30余萬與家庭教育相關(guān)的文字,回答了近300個家庭教育的問題,深入和100多個家庭交流,累計一對一指導(dǎo)近50個家庭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在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普遍被三大問題所困擾:
1.學(xué)了不會用;
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這是我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現(xiàn)在媽媽普遍都非常愛學(xué)習(xí),也看了好多的育兒書,但是,把知識用在家庭教育中卻不太容易。
2.知道做不到;
曾經(jīng),有個家長跟我說,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夫妻倆聽了無數(shù)的課,每次聽課特別感,下課后特別激動,回到家后一動不動。
3.做了堅持不了,一天兩天能夠堅持,但是長期卻很難堅持;
為什么呢?
原因很多,我列舉幾個非常普遍的問題:
首先,每一個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也是獨一無二的,而書更多的是講共性,是否適合我們的孩子,是需要甄別的。
例如,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不愛提問題,于是就會尋找各種諸如如何思考孩子表達(dá)能力,如何提高孩子思考力的書來看,希望提高孩子提問的能力,但是,卻不知道這個孩子是一個喜歡獨立思考的孩子,不愛提問是他的特別,而這些方法用在孩子身上是不是就起到負(fù)作用了呢?
其次,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很多青春期的家長找到我說,我家孩子小時候非常聽話,可是一到青春期就變得非常叛逆,特別不聽話,沒有辦法管教,怎么辦?
我通常給的答案是,您要學(xué)會改變教育方式,因為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是兒童,是成人了,您要學(xué)會放手,把責(zé)任還給孩子,就好像從嬰兒到幼兒,有一個斷奶的過程,如果一直給嬰兒喂奶,那孩子怎么會長大呢,對不對?
最后,知識是非常抽象的,把知識運(yùn)用到實踐中存在著過度使用的情況;
有個家長說,都說新手媽媽要靠書養(yǎng)娃,所以,自懷孕起就開始讀育兒書,書上說3歲以前的孩子要無條件的愛,于是,這位媽媽就無條件的陪孩子瘋陪孩子玩,可是,有一天,3歲的孩子突然說了一段臟話,她聽到后,特別受不了,對孩子大發(fā)脾氣,說:”我是那么的愛你,你怎么能說臟話呢?”
卻忘記了無條件的愛還包含著不求回報的愛。
當(dāng)然還存在著一知半解的情況;
比如,現(xiàn)在的家長普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獨立能力,于是,就形成了這樣一個教育觀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曾經(jīng),我們有個家長真的是這樣的做,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然而,有一天,她回家覺得特別累,就跟孩子說,你能不能幫我倒杯水?
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瞬間,這個媽媽心理哇涼哇涼的,心想,自己的孩子怎么這么冷漠,這么自私,于是,就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其實培養(yǎng)孩子獨立能力是沒有問題,問題在于獨立能力并不等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包含分內(nèi)的事情盡力做,出了問題敢擔(dān)當(dāng),責(zé)任時時記心上。
我們只記住了第一句,卻忘記了第二句和第三句。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
這句話是十六世紀(jì)英國著名哲學(xué)家培根說的,這句話沒有錯誤,但是遺憾的是很少有人知道后半句,“但更重要的是動用知識的技能。“
所以,這句話的完整的表述是:“知識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運(yùn)用知識的技能。”
用一種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就是“知識不是力量,知識的使用才是力量,知識的堅持使用才是真正的力量”。
因為知道不等于做到,知識也不等于智慧,知識更不等于能力。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詞叫做“書呆子”。
為什么叫書呆子呢?
因為他擁有一大堆知識,但是卻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而,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不僅要知道,更要做到,只有做到才能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好的成長。
那如何才能做到呢?
這就需要我們能夠習(xí),去踐行。
但是,我們知道踐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教育只能改變觀念,訓(xùn)練才能提高能力。
了解一個教育理念,可能只需要幾分鐘,但是把這個教育理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真正去做到可能需要一段非常漫長的時間。
比如說寬容,幾分鐘就講明白了,但是,在家庭教育當(dāng)中學(xué)會寬容孩子卻是非常不容易的,短則幾天,長則幾周,甚至幾年或是一輩子。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很難堅持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太難的了,但是為了孩子,我們必須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