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雖然心甘情愿的幫助子女帶娃,但是隨著老人年齡的不斷增長,孩子也漸漸長大,很多老人表示帶娃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因為自己年齡大了,不僅跟不上子女的教育理念,也跟不上孩子成長的步伐,在帶娃的路上自己顯然有些力不從心。
小蘇家兒子6歲了,小蘇和老公兩人都在機關單位上班,孩子放寒假之后兩人還沒放假,沒辦法小蘇和老公只能把兒子送到爺爺家,由爺爺奶奶幫忙照看。

孫子剛回來那幾天爺爺特別開心,孫子有什么要求爺爺都盡可能的去滿足,可是過了幾天之后兒子是徹底釋放了天性。
在爺爺家不是攆雞就是逗狗,跑出去就是一整天,爺爺經常找不到孫子的影。
無論爺爺怎么說孫子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表面上答應的特別好,可是到了第二天就打回原形,可是爺爺年齡大了,也不能每天跟在孫子的后面。
但是不跟在孫子后面爺爺又擔心的不行,生怕孫子出點啥意外,沒辦法給兒子交代。
就這樣自從孫子回來之后爺爺的心情每天都跟過山車一樣,爺爺白天吃不好晚上睡不著,爺爺身體實在扛不住險些暈倒。

家人趕緊帶爺爺去醫院檢查,結果出來之后小蘇和老公都驚呆了,原來爺爺得的是抑郁癥,就因為看了這一個月的孩子,竟然給爺爺看抑郁了,小蘇和老公兩人怎么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其實不只是小蘇的公公因為看孩子而抑郁,生活中很多老人有這種情況,兒女忙于工作,把孩子教給自己帶。
如果自己不幫忙帶顯得特別沒有人情味,可是自己幫子女帶孩子有時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你以為老人帶孩子就這么輕松,老人給子女帶孩子也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很多老人帶孩子之所以會抑郁,離不開這些因素
1、孩子太調皮老人管不了
現在的孩子被家長慣的真是太調皮,有的連自己的父母都管不了,老人更是管不住,但是家長把孩子教給老人。
老人還想盡自己的所能把孩子看好。但是有時候自己說的話孩子根本就不聽,對孩子束手無策,這種感覺讓老人真的特別難受。

2、老人的時間被孩子攪亂
有的老人平時不經常看孩子,可能子女偶爾忙的時候幫子女看看,沒看孩子之前自己的生活特別愜意,沒事唱唱歌、跳跳舞、健健身,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自從看了孩子自己的生活全部被打亂,整天圍繞孩子轉,別說自己之前的習慣做的事情沒辦法做,就連自己的生活作息都被孩子給打亂。
沒看孩子之前自己是早睡早起,精神倍棒。可是看孩子之后自己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雞早,搞得老人身心俱疲。

3、孩子的作業老人幫不上忙
現在老人看孩子不僅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連孩子的學習老人也要管,可是有些老人學歷有限,而現在的孩子作業又比較繁重,老人是干著急卻幫不上忙。
有時候老人也跟著孩子點燈熬油,甚至比孩子還著急,結果孩子沒啥事,老人精神給熬壞了。
有的老人心氣又比較高,生怕自己的孩子因為自己學習而落后,老人著急啊!

4、孩子胃口太挑老人滿足不了
現在的孩子不比之前,現在的孩子比較嬌貴,口味也比較叼,有些孩子吃慣了外面的飯菜,老人做的飯根本看不上眼,尤其有的老人炒菜又比較清淡,很多孩子吃不慣。
于是老人做的飯孩子一口不吃,老人看著孩子整天光吃零食不吃飯,老人生怕孩子餓瘦了,害怕孩子爸爸媽媽來了又責怪自己。

5、教育理念沖突
雖然有些子女把孩子教給老人帶養,但是老人的教育理念子女又不認同,自己對孩子是說不得管不得。
有時候老人心疼孩子太辛苦,想讓孩子多玩會,可是子女卻說孩子學習緊張,哪有時間玩耍。
老人想給給補充營養,給孩子做點好吃的,子女又說自己給孩子吃的太油膩,不然孩子吃。總之老人和子女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矛盾重重。
雖然有些老人愿意幫子女帶孩子,但是如果自己時間允許的話,盡量給老人減輕負擔,不要把孩子全部扔給老人。
如果自己實在沒辦法讓老人帶孩子,那家長就不要對老人的做法指手畫腳,處處看不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