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英語學霸的迷思
畢業于北大的北北媽媽一直是媽媽圈數一數二的能人,兒子北北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英文更是恨不得作為母語學習。
北北剛上小學就可以熟讀英文章節書,三年級就可以通讀哈利波特,羨煞我們這些游走在雞血和佛系邊緣的呆萌家長。
北北媽媽自己是英文專業畢業,專業八級,生了北北幾乎把全部心思用在兒子上,這些年,在家大部分時間用英文和孩子對話。
不僅身體力行雞血英語,北北媽媽還懂得借助優秀機構的力量。

北北在英文培訓機構,光學費就花了接近十萬,這還不算游學和夏令營和其他才藝培訓。
幸好北北家條件不錯,這哪里是養兒子,明明是養了個碎鈔機啊!
這么用心栽培,北北的學業一定一片坦途吧?
然而,再次出現在我面前的北北媽媽愁眉不展,后悔不迭,更是提醒我,花錢和花時間都要花在刀刃上。
我疑惑不解:“北北英文那么牛,學習不是小菜一碟?”

“北北上初中以后,英文雖然還不錯,但是數學和語文都比較普通,小學階段感覺還不明顯,初中考上重點班以后,發現數學和語文明顯力不從心。
重點班孩子英文都不錯,北北在英文上花費的時間太多,初中這兩年都在補數學和語文的短板,結果發現這兩門也是需要從小思維開發和積累的!
現在特別后悔,當初讓北北學了太多課外班和學習英語,有那個時間不如讓他開發數學思維和多閱讀中文書了!”

2、撲朔迷離的英文培訓班
北北媽媽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正好解答了我最近的困惑:
要不要給孩子報英文課外培訓班?
如何合理規劃安排學習時間?
北北媽媽的案例并不特殊,那些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的家庭,往往事與愿違,投資回報率不高。
《陪你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作者劉稱蓮老師,也通過女兒李若辰的偏科的經歷,提醒過家長朋友們,謹防偏科帶來的木桶原理,她在書中介紹,高中階段中英文都優秀的李若辰花費了大量時間用于補習數學。

投入產出比,不僅在投資領域需要考慮,在養兒育女這件事兒上也同樣適用。投資回報率最低的項目就是通過報線下英文培訓班給孩子英文啟蒙。
不僅機會成本高,而且投入產出比極其低下。北北媽媽的案例絕非個案,英文好的孩子在低年齡段語文也好的非常罕見,除非個別語言天賦特別高的孩子。
所以,在花幾萬塊錢報英文培訓班之前,問問自己。
家里有礦不?
孩子確定打算出國么?
家里有雙語環境么?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建議不要沖動。跟我一起來分析分析學習的目的、手段和適合方法。
身邊有大量學了十幾年英語補習班,最后除了英語,其他學科都一塌糊涂的例子,個別孩子連英文也不好。
為啥?

1)要事優先
同樣的時間,用來閱讀、運動和玩耍,回報會更豐富。
一些適合國內考試體系的培訓機構,短期內,看起來對考試成績提高有幫助,但是考試能力的培養,真的沒有必要操之過急。
由于應試主要考核語法和詞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越強,吸收效果越好。應試能力在孩子高年級的時候訓練才會事半功倍。
舍棄語文學習和數學思維開發的時間,花費大量時間在英文學習上,是舍本逐末,得不償失。

2)打開方式不對,浪費時間。
一周學習兩次,不認真鞏固復習,用另外的時間來遺忘,得不償失。直接背單詞會讓孩子對英文喪失興趣,啟蒙加自然拼讀和高頻詞匯學習,會更容易上手。

3)弄巧成拙,影響親子關系
大量時間在補習班度過,還有一個后遺癥。語言天賦高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家長在投入大量金錢和時間后,難免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一旦不如意,非常容易爆發家庭戰爭,影響親子關系。有些孩子,從小被推著學習,青春期叛逆,小宇宙爆發,干脆啥都不學了。

4)四兩撥千斤
時間就那么多,把單位時間放在產出最大的模塊,投資回報率才會最高。
語言其實分為兩種能力,一種是語法和詞匯能力(Grammatical and Lexical Proficiency ),一種是交流能力(Communicative Proficiency)。我們中國的英語教育注重的是語法和詞匯能力而往往忽視了交流能力。
從小學到大學連續學了十幾年英語,熟記各種四六級雅思托福GRE GMAT詞匯和語法,遇到外國人卻無法用英語簡單交流的小伙伴不在少數。
因為交流能力和考試能力不是一回事。兒童英語更偏重英文交流能力的培養。你會流利說漢語,卻不一定能語文拿高分,就是這個道理。
英國《衛報》估算過,英國人2歲的單詞量約為300個,5歲時為5000個,到了12歲,詞匯量在12000個左右。
《衛報》的研究認為,大多數人之后的詞匯量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它還指出,12000詞匯量基本等同于流行報紙每天文章里的詞匯量。

以10000單詞作為目標,每天背誦五個,小學六年級都可以背誦完成一萬個,但是許多人卻在消耗大量時間后,學不好英文。根本原因就是做了太多無用功。
關于英文和孩子特長培養,教育實踐家蕭愚老師通過十年研究,得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1、應試難點在語法和閱讀理解,這些考試能力的培訓和大多數兒童英語的訓練目標是不一致的。2、如果把英文作為小特長培養,家長多用心一些,孩子學習的道路上可以少走不少彎路。3、兒童英文培訓班,特別是使用原版教材的那類號稱培養能力的培訓班,的確可以培養孩子的聽說應用能力,但是更適合打算出國的國際學校家庭。
5)水土不服的原版教材

許多像北北媽媽這樣的家長迷信原版教材,認為可以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能力。
那么,原版教材到底可不可以學呢?國內流行的原版教材有朗文英語、wonders、劍橋少兒英語,劍橋英語有對應的老師能力測試,劍橋劍橋PET證書也是“某思”的牛蛙班敲門磚。如果孩子在國際學校,家里能夠提供雙語環境學起來如魚得水,否則花費大量時間得不償失。

3、家庭英文啟蒙三步走
朋友圈里的本媽,一直對孩子的教育很有規劃。阿本從來沒有上過一天培訓班,結果英文好的出奇,英文演講比賽第一,數獨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比賽,中英文閱讀考試幾乎沒有做錯過題目,小白十分艷羨,于是向其請教經驗。
“孩子從小英文學習上花費的時間并不多,五歲開始英文啟蒙,在同齡小朋友中還算晚的,但是用對了方法,孩子后來進步比較快。”
本媽介紹,不折騰是為了留下更多的時間,培養更重要的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
確切的說是母語的深度思考和分析能力。
小學階段考的就是母語,家庭教育網站蕭愚老師也建議,如果希望把英文培養成小特長,每天需要花費1小時左右(啟蒙階段也可以時間短一點)。
那么,用母語閱讀和思考的時間需要多久才合適呢?
考慮國內公立教育體制的設置,本媽認為每天一小時的拓展閱讀是必要的,另外還預留給了孩子戶外運動和玩耍的時間。
以下是本媽的三步走三年英文學習規劃。

時間:三年
目標:有能力閱讀簡單章節書,對英文學習產生自信,愿意表達和簡單書寫小作文。
計劃教材:
家庭自學課本:
《寶貝學單詞》、《我愛自然拼讀》、《新概念英語1》
閱讀材料:
1.《牛津閱讀樹》階梯閱讀
2.《紅火箭》階梯閱讀
3、培生英語1和2
4、攀登英語1、2
5、其他經典英文繪本若干
APP:starfall的相關免費學習軟件

執行計劃:
第一步:啟蒙
1、根據艾斯浩賓曲線記憶規律,每天聽讀英文課本十五分鐘以上。一開始是聽,同樣學習材料,每天播放,持續一周以上。
2、周末用一到兩個小時復習鞏固。日常簡單英文交流。讀繪本的時候可以用英文簡單討論。
3、啟蒙階段目的是讓孩子熟悉語音,需要固定時間,播放朗讀過的英文課本或者兒歌十五分鐘。合計每天花費半個小時。

第二步:滲透
1、當孩子對英文產生興趣了,可以主動哼唱幾首英文兒歌以后,利用一些英文學習APP輔助學習,提升自然拼讀和高頻詞學習興趣。
2、播放英文十五分鐘,同時利用《寶貝學單詞》和自然拼讀游戲卡片鞏固記憶。睡前閱讀五分鐘紅火箭或者牛津樹階梯閱讀。
3、六歲以上對書寫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利用英文描紅本練習簡單書寫和描紅。

第三步:啟航
1、鼓勵孩子大聲讀出來,和培養聽英文的習慣。英語的學習前期有沉默期,一段時間孩子不愿意主動開口請給予足夠耐心,靜待花開。
2、孩子對英文有一定興趣后,可以借助練習冊、練習英文單詞。具體教材需要結合課本,校內材料優先認真掌握,有利于提高孩子自信。
3、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為了增加學習興趣,還可以組織孩子的小伙伴們利用假期進行英文表演和做游戲。
4、具體計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每個月總結和通過親子游戲檢驗學習成果。
5、騰出來時間,鼓勵孩子堅持一項體育運動,堅持閱讀。最最重要的,給他足夠多的時間發現自己的熱愛。

我很贊同本媽簡單樸素的做法。
最近小孩癡迷于畫畫和機器人編程,強烈要求假期進一步深造。
看吧,養娃就是一項高消費活動。
所以,花錢更要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