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一旦錯過不只事倍功半,甚至終身難以彌補。孩子應養成哪些好習慣?
1.誠實守信的習慣
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答應別人的事情確實很難完成的,應該向對方說明原因,用誠摯的態度向別人表示歉意,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時歸還,說話要算話,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不吱聲。說話算話,一言九鼎。


2.行為舉止要文明
要懂禮貌,見到長輩、老師、客人等要主動問好。學會更多的禮貌用語,要在接受別人的幫助的時候要誠懇的向對方表示謝意。不打架、不說臟話、不給同學、老師等人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不頂嘴,知錯就改。有責任感,遵守公德、有愛心、善良有正義。

3.勤儉節約
愛惜生活用品,不亂花錢,不亂扔東西,珍惜糧食,不浪費飯菜,粒粒皆辛苦。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后隨時關緊開關。輕放輕拿物品。

4、閱讀的習慣
閱讀中外名著或偉人傳記,與高層次的思想對話,每天讀一、兩分鐘,有好處,學生那個年齡可塑性大,偉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孩子與大師為伍、與偉人為伍的時候,很多教育盡在不言中,一旦形成習慣,孩子會終生受益。

5.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的習慣
這也是非常要緊的一個習慣。尖子學生做尖子的事,后進學生別盲目攀比。大的目標夠不到,趕快定小的目標。難題做不了,挑適合你的容易做的題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來,富得起、窮不起。所以要讓孩子永不言敗。

6.篩選資料、總結的習慣
學生要會根據自己實際,選擇學習資料并總結自己的經驗和學習方法。
十個習慣,不要求齊頭并進,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自己的特點,讓孩子以學習為快樂。這快樂要建立在養成這些良好習慣的基礎上。
7.學會獨立,不依賴別人

從小不學著獨立的孩子,即使年齡逐漸增長,內心也總像個巨嬰,事事總要依賴他人。
但社會是殘酷的,沒有人會無償的幫你,更沒有人會平白無故的看好你。所以,只有把自己變得有能力,有本事,才能擁有驕傲的資格。
8.做事干凈利落,不拖沓
做事拖拉會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不靠譜的人,久而久之,別人也就不愿意把重要任務交給你了。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雷厲風行,不拖拉磨蹭的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它能夠讓孩子在任何挑戰面前,都保持從容不迫的心態,然后把事情完成的既圓滿又漂亮。
以上8個好習慣,你家孩子有幾個?沒有的話,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培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