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氣質出眾,知書達理,招人喜歡。為此父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花天價把孩子送去專門培訓。

其實要培養孩子大可不必這么大費周章,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一套德國精選的《行為養成》科普繪本就是很不錯的選擇。

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這套繪本,一共5本。是學齡前小朋友家庭教育的好幫手。
書中通過精美的繪畫,用孩子的語言給他們講道理。把這套書讀完孩子將從語言談吐到生活細節從小養成好習慣。
這套叢書是線裝書籍,可以平攤開閱讀,紙張也很厚實,非常適合小朋友的閱讀習慣。

小雞是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的小動物,也是能在生活中容易觀察到的小動物。翻看《我的!我的!是我的》這本繪本。

作者用小雞告訴小朋友們要講秩序,這樣貼近生活的案例讓小朋友們更容易接受。
然后再逐步引申到為什么會發生爭吵?一旦爭吵了該怎么辦?小朋友們在閱讀過程中會找到問題的答案。

同時還能收到許多有用的建議,幫助他們遇到和小朋友吵架時會用道歉來解決問題。
發生問題并不可怕,關鍵是如何解決問題。家長教育孩子同樣是這樣順勢而為的過程的。

這套圖書就是這樣一個順勢而為的好幫手,在《趕走小懶豬》這一本中講的就是讓所有家長頭疼的孩子不愛整理房間的問題。

面對3-6歲的孩子給他們講東西從哪拿的放哪去這樣的有條理性對你今后人生有什么樣的好處,他們之后茫然地看著你。
可是當他們看到如果自己不把房間收拾干凈了,一頭豬就會占領自己的房間時,就會明白亂糟糟的危害。
稍微順勢引導一下,接下來由于不講衛生就會生病,不是就完美解決了玩具滿地的問題。

從此不用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能夠自己玩玩具自己收拾,孩子都是一張白紙關鍵是家長的引導。
用書籍觸發孩子的潛力遠比對孩子說教的效果要好很多。我同事家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閱讀理解能力特別差。
因此家長被請到了學校,回家之后這對海歸父母沒有辦法就只能親自帶著孩子讀書,自己在家也盡量不玩手機。

而是孩子在作業的時候,在他旁邊拿著書陪著他。這樣一番言傳身教孩子周末做完作業,居然能夠主動地關上電視,拿去課外書讀一讀了。
孩子就是這樣可塑性很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有樣學樣。

父母帶著孩子在家充電是一個既親子又省錢地幫助孩子提升的好辦法,這套書的《天哪!又出丑了》這一本正是教孩子禮儀的。

餐桌禮儀和一個人的禮貌密切相關,一個人是否有禮貌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排隊的時候可以插隊嗎?在公交車上能躺在座位上嗎?
這些禮儀都掌握之后一位小紳士將誕生。

由于疫情防控這個假期又要減少流動,就地過年就帶孩子看看書,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