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梓夕
主播:林靜
策劃:十點讀書
先講兩個女孩的故事。
第一個女孩,像上天寵兒,生活一路綠燈。
17歲就開始寫作,在當時各大流行雜志中發表作品嶄露頭角;
大學一畢業的第一本書,就引起一定的轟動獲贊無數;
畢業后做了自由職業者,既不朝九晚五的工作,又有閑錢去世界各地旅行……
第二個女孩,“幸運”一直缺席,生活頻頻亮紅燈。
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跟著媽媽生活得并不寬裕;
而她的17歲一度抑郁,還被定義為學校的問題少女,不被認可,嚴重到要被老師勸退;
畢業后也沒有穩定的工作,輾轉飄零在長沙和北京……
看到這里,也許你已經猜到了。
是的,這是同一個人的故事。
這個女孩就是今天專訪的主角——作家獨木舟(原名葛婉儀)。
從《深海里的星星》到《你是我的獨家記憶》、《一粒紅塵》、《時光會記得》,她寫過無數牽動人心的故事。
從《我亦飄零久》到新書《萬人如海一身藏》,她用文字記錄著自己的成長與赤子之心。
從第二個女孩的曲折,到第一個女孩的順遂,她就像從自己小說里走出來的女孩那樣,在現實生活中,不動聲色地書寫著自己的人生小說。
不解釋,不動聲色地生長
如果把作家分為兩種:
一種是書香之家,從小就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去接受文學熏陶,順其自然成才。另一種是毫無根基,獨自摸索,自學成才。
很顯然獨木舟,屬于后者。
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沒有什么娛樂活動,她就喜歡上了看書。
17歲,在校園里同學上課,傳紙條,玩鬧的時候,她就已經開始寫作,并陸續在當時的暢銷雜志《花火》等上面發表短篇小說。
但是,在文學上早早嶄露頭角,并沒有讓她在學校好過一些。
或許因為單親家庭,缺乏愛和安全感,她敏感而叛逆,學習成績不好,那時的她成了老師眼里的“問題學生”。
她在《萬人如海一身藏》里還記錄著,高中班主任勸她退學時對媽媽說的話:
“你帶她回去吧,她畢不了業的呀……”
“她以后啊,只會走歪門邪道。”
面對著一切赤裸裸地否定,她也不辯解什么,17歲的她早早地懂得:
一個不優秀的孩子,是沒有話語權的。
于是,她一邊繼續寫作,一邊用沉默,忍耐去面對一次次刁難和不理解。
熬過了高中,2009年,大學即將畢業,大家都在忙著實習,忙著找工作。
而她還是那個人群中的異類,不去找工作,也不去計劃未來。
那時她住在一個小出租屋里,把一天當成兩天用,白天實習,晚上就寫小說,每天寫到凌晨,那時出租屋比較破,有時甚至有老鼠爬到床上來。
那時誰也不知道,這本小說會怎么樣,她也不知道未來會怎么樣。
“先寫吧,萬一失敗了,再出去找工作。”采訪中獨木舟告訴十點君。
好在天道酬勤,她不動聲色地生長著,時光也沒有虧待她。
剛畢業,第一部長篇《深海里的星星》一出,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受此鼓勵,她畢業后拒絕了實習轉正工作的機會,出去旅游,然后做起了自由職業者。
從此,一人,一筆,寫作為生。
接著有了第二本,第三本長篇……
“獨木舟”這個名字也被更多人知曉和喜歡。
天好像亮了一點,未來的路好像清晰了一點。
她終于不再是那個和世界格格不入的女孩,有喜歡的職業,愛好,不錯的收入,一批愛她的讀者和朋友,生活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就在一切順利的時候,暗涌席卷而來。
生活又給她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
不慌張,不動聲色地對抗
2015年的初秋,北京還是那樣人潮涌動。
獨木舟和朋友一起看了當時大火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
朋友提醒她,像她這種自由職業者沒有公司安排定期體檢自己要上點心,后來她約了朋友去體檢。
B超報告出來的時候,她隨手把照片發給一個醫生朋友,朋友直接回了電話:
“我不是跟你開玩笑,你這個有很大可能性是癌。”
“如果確定是癌,我會死嗎?”
“人都有一死,不過你這次不會啦。”
通話后,她沒有像一般人接到噩耗那樣驚慌失措,也沒有哭天搶地地抱怨,而是不動聲色地對抗生活給的刁難。
“既然不會死,那就喝杯咖啡吧。”
她喝完一杯咖啡,暗自做了決定。
做進一步的檢查,還有千萬不能讓媽媽知道。
確診患癌癥后,她寫了簡短的說明,暫停了準備了很久的全國簽售會,接著就消失在大眾面前。
然后就是一個人住院、一個人接受漫長的治療,一個人手術。
在《萬人如海一身藏》里,她分享了生病的一些故事。
生病期間,她一共請了三次假。
第一次是回家,給家里的植物都澆了水;
第二次是去電影院,看了場心心念念的老電影;
第三次是去見了久違的老朋友。
沒有疾病纏身的無力和頹廢,她還是那樣細膩善良、鮮活有生命力、一如從前地熱愛生活。
2015年的深冬,她接受了第一次手術,一切順利。
醫生說前5年要定期復查,過了這5年就安全了。
她在心里寫到,“我與深淵相逢,而我活了下來。”
然后,出院,擁抱久違的自由。
而然,命運又再一次挑釁她,半年后,疑似淋巴轉移。
2016年,她又進行了第二次的手術。
所有的流程,所有的痛苦,又再重新經歷一遍。
她又挺過來了。
人真是一種特殊的生物,你永遠不知道一個人強大起來可以有多強大。
一個人足以活成一支隊伍,抵御世界的千軍萬馬。
正如她在《萬人如海一身藏》里寫得非常有力量的一段話:
這一夜后,傷口會愈合,新的血液將重塑我。
等我好了以后,我還是會去買口紅和漂亮的衣服,我還會去看世界。
從第一次檢查到第二次出院,自始至終,我沒流過一次淚。
我知道,不能哭,一哭就會泄氣。
安慰你的人越多,你站起來的速度就越慢。
不依靠,不動聲色地堅強
獨木舟很喜歡植物。
她也說自己像植物,寂靜生長,靜默花開。
世界給她東西她就接住,世界不給她的東西她就扛著。
回顧她的成長經歷,用一句“自己長大的孩子”,來形容她在貼切不過。
沒有人指導,一個人摸索寫作,自學成才;
沒有人陪伴,一個人生病手術,自我治愈;
沒有優渥的家庭條件,她用閱讀豐富內心,用旅行拓寬世界,讓自己蛻變得豐盈強大。
生活不易,但她從不叫苦,笑著熬過去,這是她無師自通的本事;
獨立不易,但她從不依附,不動聲色地堅強,這是她最美的底色。
“高中時抑郁,2015年生病后兩次手術,這些的痛苦大部分是你獨自熬過去的,一個人有沒有熬不下去的時候,怎么自我治愈的?”十點君問道。
獨木舟告訴十點君:
對于抑郁,她努力調整自己,在寫作里轉移注意力,然后有規律地寫作,說服自己打開自己的小世界和外界溝通,在微小而確定的小幸福中自愈。
對于生病,她不害怕,她相信科學,選擇好了醫生,配合治療,一切就會好起來。
采訪時,獨木舟穿著碎花裙,笑著溫柔而坦誠地講述著這段經歷,好像說著別人的故事。
她笑得樣子真的很好看。
柔軟,是堅強生出來的繭。
一個人堅強久了,就會柔軟到無堅不摧。
也許,我們不會像獨木舟這樣那么密集地經歷生活的刁難。
但每個人都會經歷生病、外界的不理解,重重的壓力,不期而至的變故。
我們都會和生活鬧別扭,會和生活撕打,質問抱怨命運的不公,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會單方面地被生活暴擊,跌倒在地,不知所措,毫無還手之力。
但,面對這一切,趴在原地,抱怨,沮喪,憤怒,都沒有用。
唯有自我治愈,自我驅動,不依靠他人,堅強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生活的深淵里劫后余生。
生活得好,才是最好的報復
亦舒曾說,生活得好,就是最佳報復。
是啊,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面對人生之不如意,生活的疾風驟雨。活得好才是最有力度的反擊。
原生家庭欠她的愛,她在成長中學會愛自己;
別人不理解她的好,她不解釋;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
生活也會欺軟怕硬,她熬過苦澀的今天,生活還給她不一樣的明天。
如今,獨木舟活成了很多人羨慕的樣子。
不被外在的評價所裹挾,寫自己風格的文字;
不被城市的節奏所打亂,在北京依舊慢慢過自己的生活;
不被環境和時間所限制,說走就走,在世界中尋找感動;
有能力照顧自己,有能力照顧媽媽,有余力帶給讀者力量……
歷經滄桑,在歲月中成熟,她漸漸洗去了青澀熱烈,不再叛逆,不再去找一個答案,而是安心的享受現在。
現在的她,亦如書上寫的一句話:
“我不想成為上帝或英雄,只想成為一棵樹,為歲月而生長,不傷害任何人。”
愿你,也能活成自己的樹,為歲月而生,好好生存,好好生活。
十點讀書X獨木舟
Q1:《萬人如海一身藏》和同類別作品《我亦飄零久》的區別是什么?
舟:《我亦飄零久》是5年總結,《萬人如海一身藏》是10年。一個像火,年輕時的濃烈,一個像水,稍加克制的表達。
Q2:你很喜歡旅行,旅行對你的來說的意義是什么?除了寫作旅行外,還有什么興趣愛好,忙的時候怎么放松自己?
舟:對外界有強烈的向往,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旅行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看世界的生活方式。喜歡收藏小物件,舊東西,喜歡養植物。
Q3:從2005年開始陸續發布作品,最初萌發寫作念頭是在什么時候?2009年畢業那年在寫《深海里的星星》,寫作條件挺艱苦的,怎么堅持下去的?
舟:小時候喜歡讀書,高中自然而然地開始寫小說,感覺是寫作選擇了我,也談不上堅持,沒有規劃,就是喜歡寫。
Q4:實習結束后沒有選擇工作而是去旅行,之后又選擇做自由職業者,在那個時候這個選擇也算另類,為什么沒有選擇“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舟:與個人個性有關吧,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不太喜歡到人群里一起工作,從高中開始寫期刊,有一定的稿費,基本能自給自足,當時在寫第一本小說,想先集中精力寫,沒想太多。
Q5:提到希望讀者能感受到你的“赤子之心一如從前”,你一直不變的初心是什么?
舟:純粹,寫真誠的文字,對讀者誠實,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Q6:熟悉你的讀者,總會說你的文字細膩、有力量,你是怎么傳遞這種“平凡的力量”?
舟:人很容易不把小孩的悲傷孤獨當一回事,很多女孩也經常不被理解,我有過那個階段,比較懂得她們,當讀者看到我的經歷,也會覺得自己能熬過了。主要是要感謝自己,感謝自己變強大了。
Q7:《深海里的星星》、《一粒紅塵》等這些作品里塑造了很多人物和故事,你最喜歡哪一個人物?
舟:最喜歡《深海2》的陸知遙,他打破了我對生活和生活模式的認知,一生自由自在。
Q8:“我與深淵相逢,而我活了下來。”除了生病、原生家庭,還有什么深淵是特別難走出來的?
舟:主要是自己和自己較勁,很容易質疑自己,比較低落。后來寫作的時候慢慢開始轉移注意力,開始有規律的和外界接觸交流,慢慢打開這個世界。
Q9:你曾寫過《我是如何對抗“中年危機”的》,也曾提到女人30歲以后生活由自己決定,你認為30歲之后女性最不該丟掉的3樣東西是什么?最該擁有的3樣能力是什么?
舟:最不該丟掉的3樣,自我,無論何時都要愛自己;要有和社會的聯系;有自己小的朋友圈;最該擁有的3樣,經濟獨立,獨處的能力,能接受挫敗的能力。
Q10:你曾說:“沒有什么比一個女人活成自己更偉大的事情。”一個女人如何才算活成自己,你最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舟:把小事做好的普通人,過好平凡的日子,做一個自律的人,專注的寫作。
內容簡介
歷時三年獨木舟攜全新散文歸來,字里行間一如當年赤子之心,講述生命的猝不及防的暗涌與感激。
-音樂&圖片-
背景音樂 | 《安穩的時光》《穩穩的幸福》
圖片來源 | 圖片來自受訪者
-作者-
張梓夕,十點君的人,句句扎心,字字溫柔,用最旁觀者的角度給你最溫情的建議。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7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主播-
林靜,十點讀書簽約主播,電臺主持人。典型的雙魚座,矛盾的個體,偏愛白色。喜歡音樂、旅行、讀書、看球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聲音是有溫度的。微信公眾號:晚聽經典、靜聽林靜。新浪微博@DJ林靜。歡迎下載十點讀書app,搜索“林靜”關注主播十點號,收聽林靜為你朗讀的專屬美文。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
?戳閱讀原文下載十點讀書App,領2019全年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