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古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名言,這些言論在當代家庭教育中也極有借鑒意義,今天我們一起誦讀古人的家教名言,學習古人的教育之道。
家教
須知孺子可教,勿謂童子何知。(《增廣賢文》)
養不教,父之過。(《三字經》)
富若不教子,錢谷必消亡;貴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長。(《增廣賢文》)
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治家格言》)
兒小任情驕慣,大來負了親心。(《小兒語》)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爺娘。(《小兒語》)
事親須當養志,愛子莫令偷安。(《增廣賢文》)
立身作家讀書,俱要有繩墨規矩,循之則終生無悔無尤。(《家誡要言》)
仁愛
千經萬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尊師以重道,愛眾而親仁。(《增廣賢文》)
孤寡極可念者,須勉力周恤。(《家誡要言》)
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菜根譚》)
責己之心責人,愛己之心愛人。(《增廣賢文》)
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治家格言》)
清廉
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公。(《菜根譚》)
立身無愧,何愁鼠輩。(《家誡要言》)
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治家格言》)
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治家格言》)
靜以養身,儉以養德。(《誡子書》)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增廣賢文》)
誠信
許人一物,千金不移。(《增廣賢文》)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增廣賢文》)
心口如一,童叟無欺。(《增廣賢文》)
人而無信,百事皆虛。(《增廣賢文》)
儉樸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治家格言》)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治家格言》)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治家格言》)
志從肥甘喪,心以淡泊明。(《增廣賢文》)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增廣賢文》)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增廣賢文》)
惜時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增廣賢文》)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增廣賢文》)
一頭白發催將去,萬兩黃金買不回。(《增廣賢文》)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增廣賢文》)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增廣賢文》)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增廣賢文》)
勤勉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治家格言》)
頹惰自甘,家道難成。(《治家格言》)
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增廣賢文》)
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治家格言》)
良田百畝,不如薄技隨身。(《增廣賢文》)
修養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治家格言》)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治家格言》)
施恩無念,受恩莫忘。(《治家格言》)
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治家格言》)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欣幸心。(《治家格言》)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治家格言》)
以直報怨,以義解仇。(《增廣賢文》)
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增廣賢文》)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格言聯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