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與黑》
作者,司湯達,1783到1842,活了近六十歲。
司湯達
法國的作家和思想家:十七世紀,路易十四時期,劇作家莫里哀;十八世紀,路易十五時期,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在他們之后,就是司湯達了。
司湯達生于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前,去世于金融大資本家掌權(quán)的七月王朝時期。
在拿破侖帝國時期,司湯達參加拿破侖軍隊,轉(zhuǎn)戰(zhàn)各地,包括1812年對俄戰(zhàn)爭。
拿破侖帝國被推翻后,波旁王朝復辟,作為拿軍軍官的司湯達,一度避居奧地利帝國的米蘭公國。
回到法國后,他一直郁郁不得志,憤而寫作,寫成《紅與黑》等小說。
《紅與黑》,發(fā)表于波旁王朝徹底被推翻的1830年,小說的內(nèi)容是,波旁王朝復辟時期,外省青年于連·索黑爾,他是中下層業(yè)主的兒子,家境較差,他野心勃勃,一心向往上爬。他給市長的孩子當家庭教師,勾搭了市長的老婆,事發(fā)后,他又跑到巴黎,做了侯爵的秘書,又勾搭了侯爵的女兒。
正當侯爵同意他們結(jié)婚、準備給他弄個貴族軍官身份、讓他在軍隊里出人頭地的時候,在教會的逼迫下,市長夫人寫來了舉報信,于是,大好前程毀于一旦,憤怒的于連槍擊市長夫人,自己也被處決。
因為這是小說首次描寫現(xiàn)實生活,因此,此書被視為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紅與黑》的藝術(shù)特點,一是散文化,二是大段心理描寫,這在歐洲文學史上是一大創(chuàng)舉。
紅是指軍隊,黑是指教會,在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法國,這是兩大出人頭地的大好途徑。索黑爾選擇了軍政道路,以實現(xiàn)其野心。
這部小說之所以著名,是因為于連·索黑爾是后世不少落后地區(qū)的青年野心勃勃、不擇手段、一心往上爬的榜樣,包括中國的西北地區(qū),路遙《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都頗有于連·索黑爾的影子。
二、《基督山伯爵》
作者亞歷山大·仲馬,即大仲馬,1802到1870,活了六十八歲,擅長寫歷史演義傳奇通俗小說,比如《三個火槍手》系列,但是,和《說唐》、《楊家將》一樣,演義過度,不少情節(jié)都與歷史事實不符。
《說唐》把征服了西突厥和百濟的名將蘇定方,寫成奸臣;《楊家將》把統(tǒng)一全國戰(zhàn)爭中征服了北漢、南漢的名將潘仲詢寫成奸臣;《三個火槍手》也把路易十三時期不世出的名臣黎塞留寫成奸臣。
大仲馬
至于《基督山伯爵》,倒基本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其中的人物基本都是虛構(gòu)的。這部小說,發(fā)表于七月王朝末期,其故事的歷史背景也是七月王朝時期。
小說的情節(jié)是,在波旁王朝復辟時期,水手鄧代斯,被幾個仇人陷害為拿破侖黨人,關(guān)入監(jiān)獄。N年后,他帶著在獄中得知的財寶的秘密,逃出監(jiān)獄,在地中海上的島嶼基督山,挖出了巨額財寶,他搖身一變,成為銀行家,在金融大資本家當權(quán)的七月王朝,他如魚得水,買下了基督山島,封為基督山伯爵。因為是資本主義社會,有錢就可以買到一切。
基督山伯爵
此后,他利用手中的大筆金錢,開始了殘酷的復仇計劃,將幾個仇人,逐一消滅。
小說中與真實歷史扯得上關(guān)系的不多的人物,是亞尼納總督的女兒海蒂,她是幫助基督山伯爵復仇的助手。這一段歷史很有意思,很值得說道說道。
亞尼納,即現(xiàn)在的阿爾巴尼亞南部,十九世紀時,是奧斯曼帝國的領(lǐng)土。在歷史上,奧斯曼帝國的亞尼納總督阿里·鐵貝林帕夏,1741到1822,活了八十二歲。
拿破侖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建立維也納體系,歐洲各國空前強大,于是,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下的東正教希臘,開始鬧獨立。希臘獨立戰(zhàn)爭,1821到1829,最終取得勝利,希臘脫離奧斯曼帝國,獲得獨立。希臘獨立戰(zhàn)爭得到了英法等歐洲大國的支持。
阿里·鐵貝林,雖然是穆斯林,但他是阿爾巴尼亞人,因此,他與希臘人結(jié)盟,希望使得他統(tǒng)治的亞尼納,能獲得獨立。
奧斯曼肅丹馬哈茂德二世,出兵鎮(zhèn)壓,阿里·鐵貝林與希臘軍民相互配合,與奧斯曼軍隊周旋了三年,最終被殺。
在小說《基督山伯爵》中,海蒂是阿里·鐵貝林的女兒,在她小時候,目睹了法國援軍的軍官費爾南與土耳其人勾結(jié),槍殺了她的父親,她長大成人后,在基督山伯爵的策劃下,在法庭上當面揭穿費爾南的叛變事實,使得他身敗名裂。費爾南為奪基督山伯爵的未婚妻,蓄意陷害他,是基督山伯爵最恨的仇人,把他干掉,基督山伯爵大仇得報。
阿爾巴尼亞公主海蒂
情節(jié)很精彩,不過,這一段,大仲馬仍然有些演義過度,不顧歷史事實,在小說中,海蒂目睹父親被殺時,只有五歲,可在歷史上,那時阿里·鐵貝林已經(jīng)是八十二歲高齡,如果孩子五歲,那么,生孩子未免太晚了一些。當然,一切皆有可能。
基督山伯爵,是歐洲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的典型代表。1961年,法國拍攝了電影《基督山恩仇記》。后來中國引進譯制了這部影片,孫道臨為基督山伯爵配音,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