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我們把線下的沙龍調整到線上,今日是家庭成長育兒答疑,八位家長朋友提出了好問題。從大家提問的背后我也能深切的感受到家長們對孩子們的愛。家長們在育兒的路上,假如想要去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那么要注意的是:
我們的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在哪里?語言是有魔力的,我們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盡量運用正面的語言,積極的心態,去引導孩子看到他想要的成果。比如孩子寫作業潦草,有些家長習慣這樣說:你看因為潦草上一次考數學的時候數字自己都看不清楚結果在下一行抄錯導致整道題丟分了,你看語文作文本來還有卷面整潔分的,因為潦草被扣掉了。我們會習慣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引起重視,但我們卻引導孩子去到了他感覺不好的不想要的地方。如果我們換一種正面積極方式:假如你能寫得工整一些,數學題的準確率就會提高,如果寫作文字跡端正,我們就能拿到卷面分,如果我們養成這樣的習慣那會給你帶來什么呢?
另外家長們要學會“擁抱”孩子身上那個不想要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改變它。這就像作用與反作用力,要知道我們抗拒什么越是會持續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