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人夫婦每晚陪溫書培養(yǎng)出四個博士女兒。

11月5日是康家最小女兒康盈(右一)博士畢業(yè)典禮,也是康榮義(右三)及陳美玉(左三)夫婦最開心的一天。左一起是大姐康薇、康櫻;右二是康靜。(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圖片)

康榮義數(shù)十年如一日,在4名女兒小時每晚都教導女兒讀書,為女兒打下厚實的學業(yè)基礎(chǔ)。(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圖片)
中國僑網(wǎng)12月23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一對來自漁村小鎮(zhèn)的華人夫婦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持每晚陪著孩子讀書、溫習功課及玩樂,最終培育出4名博士女兒。
來自霹靂州曼絨縣班臺漁村小鎮(zhèn)的康榮義及陳美玉,他們接受星洲日報采訪時說,今年11月5日是夫婦倆最開心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是他們家中最小的女兒康盈(28歲)的畢業(yè)典禮,她考獲馬來西亞國立大學(UKM)電子與電器科系博士學位。
“同樣在國立大學考取博士學位的另3名女兒在出席小女兒的畢業(yè)禮當天,也都特別穿上她們的博士袍,一家六口在大學校園拍了全家福留念。我和太太開心到無法用言語形容,只能在心里告訴自己,我們要感恩?!?/p>
“我們?yōu)榕畠簜兊某删透械津湴?,未來期盼她們懂得知福、惜福及造福,開心及努力的在她們研究的學術(shù)領(lǐng)域取得更大的成就與突破,以回饋大學及國家的栽培?!?/p>
每晚把時間留給孩子
第一個女兒出世時,當時是小學臨教的康榮義心想,他怎樣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及教育他們,直到1984年當兩名女兒2歲及3歲時,他決定放棄他從少年開始就熱愛的教育工作,在住家設(shè)立家庭式工廠,生產(chǎn)自己研發(fā)的蝦餅。
“我這么做有兩個想法,除了可增加收入,改善家里的經(jīng)濟情況,另外可以自主掌控時間,為自己定下一個生活規(guī)律,就是每晚都把時間留給孩子,教女兒讀書、溫習功課,陪孩子游戲等。”
他分享他的教育理念說,一個孩子能不能把書讀好,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把基礎(chǔ)打好,孩子在未來能不能成才,要先培養(yǎng)他們自律,以便孩子長大后懂得自律學習和生活。
“為了把4名女兒的基礎(chǔ)打好,我親手制作許多教具,如卡通圖片及學習的紙片等,也準備了各個科目的習題,每晚教導4名女兒,但我從不強迫女兒學習。
陪溫習減輕壓力
“我的水平只能應(yīng)付小學的程度,所以在4名女兒讀小學時,我每晚都教她們讀書,準備習題給她們學習。女兒上了中學,雖然我已沒能力指導,但一樣每晚陪她們溫習功課,與女兒們分享及交流,減輕女兒們的讀書壓力?!?/p>
他說,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如最小的女兒康盈在念中五時,因考試的壓力??奁l(fā)現(xiàn)后就花更多時間陪伴女兒一起 溫習功課,期間也不斷鼓勵女兒,讓她減 壓,結(jié)果女兒克服了學習的瓶頸,考到好成績。
篤信佛學也深究佛理的他說,他相信 因果,深信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他們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把年輕時光都放 女兒的教育上,結(jié)果收獲了成果,4名女兒都在她們30歲之前獲得博士學位。
上大學沒花家里分毫
他說,4名女兒在上大學至完成博士 課程都沒有花家里的一分一毫,她們都是申請高等教育貸學金念完學士學位,也都考獲一等榮譽學位而獲得豁免還貸,接著4名女兒也因?qū)W業(yè)成績優(yōu)異,在政府的My Phd計劃下獲得免學費及提供生活捕貼,完成了國立大學的博士課程。
夫婦倆于5年前退休,結(jié)束了家庭 廠生意,過上寫意的退休生活,每日忙著年輕時沒有時間做的事,包括旅游、品嘗美食及閱讀等。
長女:感謝父母從小身教
康氏夫婦的長女康薇代表姐妹受訪時說,她們4姐妹有今日的學術(shù)成就,離不開父母的培育,尤其父親從小的身教,為她們打下了厚實的學業(yè)基礎(chǔ)及自律學習的習慣。
采訪手記:堅持付出收獲碩果
早在一年前就已知悉康榮義夫婦栽培了4名博士女兒,當時已提出采訪的要求。不過,由于當時康家最小女兒還未正式領(lǐng)取博士學位,因此在康氏夫婦的要求下把這次的訪問展延了一年。
康氏夫婦談及了夫婦倆培育4名女兒的心路歷程,最讓人敬佩及感動的是,他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每晚都抽出時間教導女兒、陪伴女兒讀書、溫習功課及玩樂的這一分堅持。
正如康先生所說,世上任何事都有因果,沒有付出,豈有收獲呢?康家4名女兒都考到博士學位,固然是她們努力的成果,但肯定也是父母的那一分堅持和培養(yǎng)才能達致。
康家4女兒榮譽榜
長女:康薇(35歲)
2009年28歲時考取國立大學物理系博士學位,目前是吉隆坡建設(shè)大學(Infrastructure University Kuala Lumpur)應(yīng)用科學與基礎(chǔ)課程系院長、副教授。
2005年成為我國6名大學生代表之一,前往德國參加與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獎人交流會。
目前進行高科技超導體研究,撰寫的論文曾在多份國際刊物發(fā)表。
次女:康櫻(34歲)
2009年27歲時考取國立大學科學物質(zhì)系博士學位,目前是英國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副教授。
曾獲澳洲教育部的科學榮譽獎學金,這份獎學金只有10個名額,供全亞洲大學博士生申請。
研發(fā)的產(chǎn)品多次在國際賽場上奪得發(fā)明及創(chuàng)意獎項。
已撰寫多本大學參考書。
三女:康靜(30歲)
2014年28歲時考取國立大學生物化學系博士學位,目前是英國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講師。
幼女:康盈(28歲)
2016年28歲時考取國立大學電子與電氣學系博士學位,目前是馬來西亞巴斯夫國油化制程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