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他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被推尊為“亞圣”。孟子生活在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對這樣的一個社會,孟子提出了“民貴君輕”的主張,呼吁各國重視人民的作用;強烈反對不義戰爭,宣揚“仁政”“王道”,并將這一希望寄托在統治階級發“仁心”上。
文化常識
一、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①論點:作者表明的主張或觀點(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②論據: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道理論據:某種正確的言論、名言警句、公理等。
③事實論據: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實。(包括歷史事件、故事、現實生活中的事例、社會中存在的現象)
二、論證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之后,加以證明,使自己觀點有一個證實的方法。
①比喻論證:用比喻的修辭進行論證。
②舉例論證:用具體事例加以論證。
③對比論證:用對比的手法進行論證。道理論證: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論證。
寫作背景
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并戰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課文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