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去兒醫中心測試兒子的注意力,上周六居然掛到號。過去醫生簡單問了幾句,開了一堆單子,抽血測試微量元素,聽力測試,注意力測試,腦電圖。
因為周六,注意力測試和腦電圖做不了。先付錢等下次再來做,下次做時要掛號,掛不到的話得提前到護士臺加號,為了能保證加到號,得在剛上班時候去。這個流程,挺復雜。
本來想著周六孩子不上課,省得請假?,F在還得工作日去,那就必須得請假。這次看的醫生周六的號只有40元,下次工作日,掛號費就是316。這次各種檢查費用雜七雜八一起要1000出頭,本地醫保能報一半,付了500多??吹胶芏嗤獾馗改笌Ш⒆觼淼?,如果自費的話,這個價格也是有點厲害的。關鍵是這個看病流程,不是一次能弄好的,耗時耗力。
以前帶孩子在長海醫院看過,周五下午,小孩學校不上課,順便帶去測過兩次。注意力的測試流程大約差不多,父母做問卷,孩子做題目,測智商,測專注力,最后測下來小孩確實是注意力不太好,不過醫生也沒有給開藥,只是給了養育指南,讓在家里注意訓練。多做運動,跳繩啥的,多曬太陽,多吃蔬菜,魚蝦之類的。
醫生曾經強調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這個確實很難保證,自己是個心理承受力不高的人,平時比較佛系,但容易受外界影響。教育大環境的焦慮感很容易影響到自己,但又因為時間精力的關系,很難找到幫助孩子學習的好方法,致使孩子學習習慣不太好,成績不太好。
學校老師的要求其實對注意力不好的孩子更是不友好。老師希望孩子們都聽話,不亂動,成績好,總之老師喜歡省事兒的孩子。我家孩子已經被歸為不受待見的那類。
每每遇到投訴,說得最多的就是紀律不好,隨地亂趴。學習不太好倒是提得少,畢竟現在大環境是不讓排名,不能以成績去壓制孩子。
自己頂不住老師投訴的壓力,也頂不住內心希望孩子成績出色的欲望,只能去尋求醫院。其實似乎只要去醫院看這個,應該幾乎每個孩子都多少能測出點不對勁吧。但是內心還是希望有奇跡能夠發生,希望醫生告訴我孩子一切正常,這樣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讓老師閉嘴。
在給孩子看病的同時,就是反思自己的過程。心理的東西,一切測試都只能某一方面的結果。醫生雖然不會直接用“多動癥”這個詞評價孩子,而家長們卻經常把它掛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