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
今天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守護好這個藍色星球是你我共同的責任。為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一直在努力。20個小時接力營救,送擱淺的抹香鯨回歸大海;20多天悉心守護,成功救護并放歸野生東北虎;17個月一路同行,護航“野象旅行團”平安回家……中國的行動和成就,世界有目共睹。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在更廣的范圍內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們一定能建設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共同守護好“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美好圖景。
4月21日
號稱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看上去價值連城的收藏品、看似低價的跟團游……近年來,針對老年群體的騙局屢見不鮮,一些不法分子費盡心機詐騙老年人的養老錢,性質惡劣,危害不淺。近日,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部署會召開,要求依法嚴懲養老詐騙違法犯罪。最高法、最高檢紛紛部署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從嚴處罰養老詐騙行為,堅決斬斷伸向老年人的黑惡之手。關心關愛老年人是中華傳統美德,保障好老年人的權益也是在保護年輕人的未來。以此次專項行動為契機,加大對養老詐騙的打擊力度,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增強老年人的防騙意識,才能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不敢騙、不能騙、騙不了”的氛圍,守護好每一分養老錢。
4月20日
一段時間以來,“兒童食品”的概念在市場上越來越火,不少家長都曾為之買單。然而,所謂的“兒童食品”,缺乏專門的法律規范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往往最終成為營銷手段。針對這一現象,相關部門在提示消費者警惕營銷陷阱的同時,也應正視火熱市場背后的大眾需求。兒童營養需求高,抵抗能力弱,可食用的食品標準與成年人并不完全一致。加強監管的同時,也有必要盡快出臺標準規范,讓兒童食品名副其實,如此,才能進一步規范市場,讓家長選購時有章可循,讓兒童健康成長得到更好保障。
4月19日
沒有下單卻收到快遞,且收件人一欄里一字不差地寫著自己的信息,你會簽收嗎?近期,廣州警方成功打掉了三個以“盲發快遞”方式實施詐騙的團伙,涉案總金額兩千多萬。此類騙局之所以能得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準確的個人信息讓收件人降低了警惕,再加上寄件人信息并非實名,維權成本高,受騙群眾往往只能自認倒霉。鏟除此類詐騙滋生的土壤,必須針對這些問題逐一解決。一方面,由于快遞一對一的隱蔽性,要發現、打擊此類騙局,需要群眾及時報警,勇于維權。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有必要從源頭上強化監管,對違規收集、使用甚至販賣個人信息的行為嚴懲不貸,同時加強對快遞實名制的監督管理,斬斷盲發快遞的渠道。這是維護群眾財產安全的應有之舉,也是促進快遞業持續健康的必然要求。
4月18日
進出小區有人臉識別門禁,購物消費時使用刷臉支付,登錄APP時通過人臉識別……如今,線上線下,人臉信息使用場景越來越多,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暗藏信息泄露隱患。一些不法分子借助合成技術,僅用少量信息,就可以合成媲美真人的偽造音視頻。這無疑是在為我們敲響警鐘,規范使用人臉信息迫在眉睫。一方面,這需要每個人提高隱私保護意識,使用人臉信息時充分評估風險;另一方面,也需要從技術層面封堵信息泄露的漏洞,讓別有用心之人無機可趁。更重要的是,還有必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規,劃定合理使用范圍,拉起違規使用的高壓線,以嚴格監管筑牢人臉信息保護的防火墻。
4月15日
日前,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中宣部出版局發布通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平臺游戲直播管理,其中明確提出,嚴禁違法失德人員利用直播發聲出鏡。違法失德人員把目光轉向游戲直播,本質是想轉移陣地,意圖借機重回大眾視野。如若不加以限制,很有可能對部分觀眾形成不良導向,認為“違法失德”沒什么大不了。法律底線不可觸碰,道德底線不可逾越。不給違法失德人員利用直播發聲出鏡的機會,是提高違法成本的重要舉措。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震懾效應,警示更多人遵紀守法,進德修業。對于游戲直播行業而言,嚴格把關出鏡人員,也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惟其如此,才能營造、守護好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給用戶傳遞積極正確的價值導向。
4月14日
假裝防疫工作人員,假借流調之名騙取個人信息,索要驗證碼……近期,多地出現了“流調詐騙”新騙局,不僅威脅群眾財產安全,還影響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流調工作千頭萬緒,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安全,一頭連著疫情防控的大局。對此類新型詐騙,必須嚴查嚴打,形成震懾。同時還應該看到,類似詐騙的得逞,也暴露出流調工作中存在身份難以核實的現實問題,亟待解決。加強培訓,增強流調的專業性;配發短信提醒,輔助證實身份;加強反詐宣傳,提高群眾鑒別能力……只有從各個環節封堵漏洞,才能讓流調詐騙無機可乘,讓群眾安心放心。如此,流調工作才能更加高效,疫情防控也將更有保障。
4月13日
當前,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宣稱“抗菌抗病毒”的口罩,引起消費者疑問:該類口罩是否能用于新冠病毒防護?對此,國家藥監局回應稱:該類產品持續、長期使用的風險收益比不足,尚不具備顯著的臨床意義。不僅如此,此類口罩一般通過共混、噴涂等方式添加各類抗菌劑來達到抗菌目的,在臨床有效性沒有得到充分驗證前提下,添加抗菌劑會引入新的風險。口罩的選擇關乎個人防護,關系抗疫大局。面對市面上各種噱頭的口罩,消費者在選購時應擦亮雙眼,認真辨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已印發并不斷更新了不同人群預防新冠肺炎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參考指引、科學選擇,才能切實發揮口罩效用,守護好個人健康。疫情當前,相關企業也應擔負起社會責任,避免使用可能誤導消費者的宣傳文案,不給疫情防控大局添亂。
4月12日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截至4月11日,全國新冠疫苗接種劑次超33億。當前,疫情仍在高位運行,波及范圍進一步擴大,防控正處于關鍵緊要時期。面對疫情,及時接種疫苗是保護自己的有效方式,也是筑牢群防群控防線的必然要求。對個人而言,全程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住院、重癥、死亡風險,特別是對老年人而言,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癥和死亡風險,符合接種條件的老年人應及時按程序完成全程接種和加強免疫。從抗疫大局而言,每個人每一劑次的接種,不僅有利于緩解醫療資源壓力,也是在為“免疫長城”添磚加瓦,為實現“動態清零”貢獻自己的力量。戰勝疫情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變異株,齊心協力才能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始終做好個人防護,積極接種新冠疫苗,從嚴從緊、抓細抓實各項防控措施,我們定能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4月11日
進入公共場所,只需出示二維碼卡片,即可通行無阻。近期,黑龍江齊齊哈爾一區推出反向掃碼,引發網友熱議。當地通過與防疫大數據對接,運用數字技術,為無智能手機的群體制作了專屬二維碼卡片。變“請掃碼”為“你掃我”,“反向掃碼”不僅免除了老人群體沒有智能手機、操作不便等煩惱,還大大提高了掃碼通行效率,降低了聚集風險。數字時代不應有“數字鴻溝”,智能社會不能落下老年群體。汲取“反向掃碼”的治理智慧,在更廣的范圍內完善助老服務的制定和落地,才能讓數字技術更好成為幸福生活的助力,讓老年人共享社會發展進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