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愛情最美好的,莫過于炙熱的熱戀期。
兩個人都覺得彼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可以讓自己感到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
但持續濃烈的熱情對于一段感情來說,不一定是一種好的表現。
可能有些人也曾經遇見過這樣子的戀人,你能夠感覺到TA真的特別愛你,可是時間久了,會有一種莫名的壓迫感,慢慢的也會出現一些瘋狂的行為。

比如電影《致命的危機》里,馬克·沃爾伯格飾演的大衛,原本是一個成熟穩重的男生,因為對女友妮可的占有欲,差點就開槍殺死了她的父親。
在依戀理論里,心理學家定義了安全型依戀與非安全型依戀兩種類型。
非安全型依戀雖然比較容易在親密關系里體驗到一些負面的情緒,但也是一種正常的情感表達方式。
而這4種類型以外的一種情感表達,通常很有可能就代表著一個人會成為恐怖情人的一種跡象,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之為癡迷(obession)。
癡迷指的是一個人陷入了一種狂熱的愛戀之中,并在情感生活里出現了情緒障礙與行為異常,是一種類似于賭博、酗酒、吸D等的上癮行為。
和一個癡迷的人戀愛,是一件充滿危險的事情,因為TA的瘋狂很有可能會傷害到自己,也會傷害到你。
以下5種表現,可以幫助你判斷你的伴侶是否進入了癡迷狀態之中,也可以檢視自己在感情里體驗到的痛苦,是否是因為自己身上也有了一些癡迷的表現。
把伴侶視為一個完美情人

完美主義是一種生活里常見的認知偏差,會給一個人的生活帶來許多困擾。
很多人都渴望遇見一個完美情人,事實上也是源自于一種完美主義的幻想。
完美只能投射于一些虛構的形象或者某些宗教信仰之上,即使是偶像明星,他們通常也是于我們的生活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的。
一旦一個完美的人出現在自己的生活里,并且TA成為了自己最親近的人,那么意味著,一個人內心的投射覆蓋了TA生活里真實的模樣。
一個癡迷的人,會把自己愛的人當成神一般的存在,或者像是童話故事里一個虛構的人物,是純潔無瑕的,是無所不能的。
而一旦TA表現出了一些與自己預期不符的行為,就會立即啟動內心否定的防御機制,拒絕承認TA真實的模樣,并表現出強烈的憤怒,或許還會伴隨著一些攻擊行為。
占有欲極強

在感情剛開始的階段,時保聯可能是雙方彼此都會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為。
一方面也是由于彼此還沒有建立起信任感與熟悉感,需要通過不斷地與對方聯系來獲得一種感情上的確定感。
但隨著交往的深入,對于彼此的工作作息與生活習慣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們可能也會慢慢地淡化這種行為。
但對于癡迷的人來說,他們會把這種行為表現得更加極致。
他們需要無時無刻掌握伴侶的行蹤,了解他們的一切,甚至要去替他們做一切的決定。
情感潔癖

即使是再親密的人,兩個人在生活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兼容的地方,對于每個人來說,身上也都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缺點,這也導致生活里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摩擦。
癡迷的人會害怕感情里出現任何的縫隙,即使是一些小小的問題,也會被他們無限放大。
他們有一種解決問題的“強迫癥”,并逼著你去解決你們之間的問題,即使這些問題,可能就只是彼此生活習慣上小小的不同步而已。
強迫性思維

癡迷的人,會很容易受到一些強迫性思維的困擾。
比如覺得伴侶這么完美,肯定會出軌的,并為此擔憂不已,無法自拔。
他們會深陷在自己的幻想里,即使有大量的證據證實這些想法是不現實的,也無法阻止這些想法對他們產生的困擾。
充滿怨恨

他們內心雖然對伴侶有著一種完美的投射,但同時又覺得他們虧欠了自己。
你明明有能力對我更好的,為什么要這樣傷害我?
這也是盤旋在他們內心一個揮之不去的念頭。
他們一方面瘋狂地崇拜,一方面強烈地怨恨,在這種矛盾的情感中,表現出了極強的依賴性和排斥性。
強烈的癡迷與其它成癮行為一樣,是具有很強的傷害性的。
他們對于伴侶的依戀,實際上并不是由愛驅動的,而是由內心的恐懼感驅動的。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的伴侶身上出現了一些癡迷的表現,那么一定要對這些行為保持清醒地覺察,避免兩個人之間形成了一種負面的互動循環。
學者們認為,有些人之所以會更加容易吸引到一些癡迷型的戀人,通常也是自己身上具有某些特質,比如他們會非常享受被人崇拜與迷戀的感覺。
而如果你意識到自己在一段感情里出現了一些癡迷的表現,也要持續地保持自我覺察,注意保持與朋友家人的正常交往,避免進入將自己的精力過度的投入到親密關系里,陷入更深的迷戀之中。
嚴重的癡迷就如同很多成癮行為一樣,戒掉這種習慣會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也需要尋求一些專業上的幫助。